1、下图所示漫画讽刺的人物是
A.牛顿
B.伏尔泰
C.梵高
D.达尔文
2、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对下列史料所属的类别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司母戊鼎和青铜立人像是实物史料
B.小说《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电视剧本是文献史料
C.张学良的回忆录音是口述史料
D.《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是文献史料
3、下列现代国家同古代日耳曼人建立的国家有关的是
①希腊 ②法国 ③德国 ④意大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具体地说,他既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给法国造成了惨重的灾难,他在把欧洲闹得天翻地覆的过程中,始初是旧制度的破坏者与各国人民的解放者,后来却蜕变为有无限征服野心的侵略者"。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
A.章西女王
B.路易十六
C.拿破仑
D.罗伯斯庇尔
5、罗斯福“新政”为解决失业公民生存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整顿金融 B. 调整工业
C. 调整农业 D. 新建公共工程
6、1863年10月,美国联邦军共组建了58个黑人军团,黑人士兵达37482人,成为一支英勇顽强的战斗力量。这是因为联邦政府发布了( )
A. 《独立宣言》 B. 《1787年宪法》
C. 《宅地法》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7、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某人“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象征罗马已经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此人是
A.庞培 B.凯撒 C.亚历山大 D.屋大维
8、中世纪晚期,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产生,推动了欧洲社会经济的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下面选项中体现“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是
A.全球贸易
B.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
C.大机器生产
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9、公元前264年——前146年,经过三次“布匿战争”,罗马消灭了西地中海的劲敌( )
A.埃及
B.希腊
C.波斯
D.迦太基
10、《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法制建设过程中一颗璀璨明珠,这部法典产生于地图的_____区域
A.A
B.B
C.C
D.D
1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动力问题,又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的重大发明是( )
A.蒸汽机
B.发电机
C.内燃机
D.电动机
12、12世纪意大利创立的萨勒诺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是西欧最早的两所大学,这些早期大学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教会势力的丧失 B.传统教育的崛起
C.官吏的有效选拔 D.城市经济的繁荣
13、中世纪阿拉伯名医伊本·森纳编写的医学著作《医典》传入欧洲后,被欧洲各个大学用作医学教科书,更被欧洲和中亚各国广为印行。这说明( )
A.阿拉伯人奉行扩张的文化政策
B.该著作促进了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
C.阿拉伯文化是西方文明的起源
D.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14、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在长期的移植过程中,日本对中国的任何东西都来之不拒:中国的经典、书法、建筑、制度和法律(唐律),推动日本进行改革。”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B.大化改新
C.武士和武士集团形成
D.实行幕府统治
15、陈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如图的卡片,你认为他将要讲授哪个主题
A.欧美资本主义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
C.思想解放 D.“蒸汽时代”到来
16、以往,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它的出现,使刑事诉讼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它”是指( )
A.儒略历
B.《罗马民法大全》
C.《荷马史诗》
D.《十二铜表法》
17、《大国崛起》解说词:“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从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十月革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18、“不仅是古希腊人从野蛮过渡到文明这一时代留下的宝贵的文学遗产,它也是研究希腊上古历史的重要文献。”该作品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荷马史诗》
C.《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
19、1941年,希特勒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之后,苏联只用了八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主要说明
A.苏联对德国的侵略有充分准备
B.斯大林模式产生于战争环境中
C.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
D.斯大林模式具有很强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
20、这次会议结束后签订的公约,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这次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21、(图二)是古代_________发明创造了从0到9的十个数字的计数法,后来_______传到欧洲。
22、两次工业革命是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请回答问题。
(1)将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主导国家填入表格中。
| 开始时间 | 主导国家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
|
(2)两次工业革命中的新技术、新发明有哪些?把答案填入表格中。
| 技 术 发 明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
(3)两次工业革命在促进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还带来了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深刻的
变化。将发生的主要变化填入表格中。
| 变 化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
23、基督教产生地是?
24、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中,以“_________”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_________”,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5、伴随着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渐发展,欧洲开始酝酿重大变革。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6、1689年,议会通过《________》,巩固革命成果;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________》。
27、1861年,美国爆发了内战,这是______(性质)。
28、三大宗教创立时间最早的是(_________),基督教的经典是(_________)。
2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的战役是_________。
30、什么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1)材料中的“帝国”是指哪一帝国?它是何时建立的,建立者是谁?
(2)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哪一朝代?当时中国称该帝国什么名称?
(3)帝国最初的200年间经济繁荣,请用一句西方谚语来说明它的繁荣。
(4)该帝国通往中国贸易的通道被称做什么?
32、地位: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33、战争的发生,总是因为经济、政治、军事、民族等各种矛盾的激化而引发的。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就说过:“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1)根据一战前的欧洲形势,请你说说这里的“火药桶”指什么地方?
(2)最后引爆“火药桶”的“火星”是什么?
(3)一战中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是什么?
(4)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哪次战役?
(5)一战的结果如何?
(6)说说一战产生的影响。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飞梭的发明为完全机械化铺平了道路,珍妮纺纱机、骡机等机器发明后,从纺纱到织布的工业流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动力问题,英国实现了更进一步的机械化,创造了一种与传统农业社会完全不同的文明形态。工业革命早期的技术革新发端于英国纺织业,它的根基是一个足够庞大的需求市场,一个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从业者群体,以及能够持续予以创新者经济回报的宽松投资机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生产工具的变革给英国带来的影响。分析“工业革命早期的技术革新发端于英国纺织业”的原因。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