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C.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D.美国单极世界的建立
2、有学者认为,大化改新为日本开创了不发动大规模流血事件而进行社会改革的先例,并使日本从东亚的后发展国家,迅速成为东亚强国。该学者认为大化改新(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完成了封建改革
D.增强了日本国力
3、17~18世纪,先后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它们给旧统治秩序以致命打击,反映了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欧洲进入中世纪
B. 早期殖民掠夺的开始
C.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 工业化时代的来临
4、“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看,它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一切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上述引文最有可能出自于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九国公约》 D. 《联合国家宣言》
5、原本的政治体制已经成为罗马经济发展的羁绊。屋大维考虑到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对政治制度进行了革新。屋大维在罗马帝国开创了“元首制”,对军事、经济、宗教等方面进行了独裁。这说明( )
A.罗马实行民主政治
B.罗马帝国走向衰落
C.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D.罗马对外侵略扩张
6、拿破仑曾地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被拿破仑引为自豪的是( )
A.雾月政变 B.建立拿破仑帝国 C.滑铁卢之战 D.《拿破仑法典》
7、古希腊雕塑成果丰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作品多是裸体的人像和神像,注重表现人体的强健和心灵的健康
B.《掷铁饼者》表现了运动员优美的姿态和健美的肌体
C.《米罗的维纳斯》表现了人垂死挣扎的痛苦
D.《掷铁饼者》《米罗的维纳斯》和《拉奥孔》是古希腊雕塑的代表作品
8、以下都是中国近代发行的报刊,如果要查阅同盟会纲领最早最准确的阐述,应查阅的是( )
A.
B.
C.
D.
9、公元前4世纪中国的商鞅变法对确立封建制度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商鞅变法在作用上大致相似的是
①查理马特改革
②大化改新
③伊斯兰教创立
④拜占廷帝国灭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10、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该学者强调的是( )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欧洲 B."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
C.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D."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
11、安全吞并奥地利后,希特勒又把目标对准了捷克斯洛伐克。有迹象表明,英、法政府准备放弃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9月在慕尼黑,这种放弃发生了。英、法政府的做法
A.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 B.直接导致二战的全面爆发
C.牺牲小国利益换取了世界长久和平 D.有利于英法殖民地的扩张
12、下列选项与“建军节”有关的是( )
A.南昌起义
B.中共诞生
C.秋收起义
D.遵义会议
13、下列各项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罗马人对犹太人的残酷统治——基督教产生
B.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阿拉伯帝国的灭亡
C.十字军东征——拜占庭帝国衰落
D.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欧洲市民阶层的形成
14、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说:“他的胜利所获致的虚衔早已化为尘土,然而他作为立法者的名声却镌刻在一个公正而持久的纪念物之上”。这里的“公正而持久的纪念物”指(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15、拿破仑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下列准确体现了此观点的是
A.打败反法联盟,取得一系列胜利
B.主持制定《拿破仑法典》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远征俄国
16、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第三次则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
A.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 B.颁布《十二铜表法》
C.制定马刺亚基尔特规章 D.使用儒略历
17、石油资源被大量开采和使用开始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北美独立战争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8、近代以来,文艺巨匠们创作了许多闻名世界的作品。下列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尔扎克——《哈姆雷特》
B.梵高——《向日葵》
C.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D.毕加索——《格尔尼卡》
19、下面是关于对法兰克王国时封君与封臣制度的叙述,哪一个叙述是与史实不相符的( )
A.该制度是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B.该制度中君与臣关系具有一定的契约性
C.封臣要无偿为封君服兵役
D.封臣对封君要绝对忠诚,要保护封君的人身安全
20、“只有团结,才能驱逐西班牙人,建立一个自由的政府”。这句名言极有可能是出自下列哪一人物之口?( )
A. 华盛顿 B. 章西女王
C. 玻利瓦尔 D. 拿破仑
21、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
(1)亚历山大东征具有______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2)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_____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______联系和贸易往来。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2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_____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23、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___________。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24、_____________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5、“发明大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德国的分裂
背景 | 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____、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英、法三国与苏联在处理____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 |
危机 | 1948年6月,“____”爆发 | |
分裂 | 西德 |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____”或“西德” |
东德 | 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____”或“东德” | |
影响 | 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
27、1868年,推翻幕府以后,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被称为“______”
28、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此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战役”是______。
29、1487年,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发现了非洲南端的_____,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1497年,达·伽马从_____出发,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
30、1848年《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___________。
31、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8世纪前期,在法兰克实行有条件土地分封,形成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的改革是哪次?
(2)日本历史上实现社会转型的两次改革分别是什么?
(3)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是什么?19世纪60年代,促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什么?
(4)20世纪初,苏俄为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采取了哪一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5)美国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32、简要概括麦哲伦的航行路线,并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3、指出中国同盟会的历史地位。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孙中山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哪三大主义?
34、古代东西方文明在交融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世界中世纪史》
(1)材料中的“帝国”是指哪一个国家?什么时候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
材料二
(2)图2是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西亚建筑遗址,请简述它与图1有何关系?
材料三 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外交格局的确定,对于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亚三国的“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也进入倒计时。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古代亚欧大陆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连接起来,被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在这条昔日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归纳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两种方式。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