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的共同点有( )
①都处于大河流域,农业发达
②都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③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④都形成了严格的种姓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2、文物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如图反映的文明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3、每一种文明都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下列说法符合哪一古代地域文明的基本特征
①农业为经济的基础
②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集中土地
③城市中富裕的手业者和商人成为城市居民
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逐渐资本主义化
A. 古典时期的雅典
B. 古代阿拉伯国家
C. 中世纪晚期的欧洲
D. 东汉后期的中国
4、欧洲封建君主说,拿破仑不过是一个“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1789年瘟疫”指的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工业革命
C. 法国大革命
D. 美国独立战争
5、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空前浩劫。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事件,正确的是( )
①七七事变 ②日本偷袭珍珠港 ③雅尔塔会议 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6、公元610 年的某一天,穆罕默德向人们宣布,他在山洞过夜时梦中接受神的启示,让他作为安拉的使者向众人传播真理:尊奉独一的真主安拉,摈弃偶像崇拜。从此穆罕默德开始宣传“新教”。“新教”指的是( )
A.佛教 B.印度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7、青年伊藤博文(后来成为签订《马关条约》的日方代表)曾是一个激进的“攘夷”者,1863年23岁的他途经上海去英国留学,一路目睹了黄浦江上洋人桅杆林立的利炮坚船,也体验了英国的物质文明,逐渐认识到仅仅凭着一股保卫民族独立的热情去盲目攘夷绝非上策,只有开国,向西方学习,日本才能走上光明的大道。他归国后极力主张日本应优先( )
A.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B.推翻幕府统治
C.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技术
D.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8、下面是一位同学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
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②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探讨了③彼特拉克的《神曲》,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C.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10、中世纪晚起的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成关系,主要表现在( )
①农业资本主义化,租地农场出现②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③工人与雇主之间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④城市居民的政治权利不断地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发迹的阶梯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无论其家庭、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事实上,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权势之家或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而出身低微者则会通过这种制度发达。”材料表明科举制
A.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B.有利于社会各阶层流动
C.根据血缘关系选拔人才
D.会使名门望族败坏名声
1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下列著名的旅游景点中,能体现这一时期文化的是
A.山东曲阜孔庙
B.青城山
C.秦兵马俑
D.云冈石窟
13、下面文学、艺术作品中,体现了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与审美情趣的是( )
A. B.
C.
D.
14、《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A.中国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B.中国面临列强瓜分危机
C.中国出现分裂割据局面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15、当时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商人的所有做所为都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都是为了实现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以下最能充分体现材料中精神的是
A.《最后的晚餐》 B.《天方夜谭》 C.《汉谟拉比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16、打破海峡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的历史事件是
A.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B.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
C.九二共识
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17、《十二铜表法》对债务的执行有以下规定:“第一,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第二,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第四,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这些规定反映了( )
A.罗马法的债权制度严密完善
B.法律不再保护奴隶主的贵族利益
C.公平的法治精神和理性思想
D.平民的利益得到全面的保护
18、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中规定,奴隶违令者,割耳、割手;逃亡者,均处死刑;奴隶可任人打骂,不得还手,如被打死,凶手毋须偿命。这部法典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罗马民法大全》
C. 《十二铜表法》 D. 《查士丁尼法典》
19、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下列闪耀着古罗马智慧的是
A.宙斯像 B.万神庙
C.万物是由“原子”组成的 D.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20、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与日本明治天皇的相同点是①都是君主②都进行了改革③都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④都主张向中国学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死了国王_______________;法国大革命处死了国王_____________。
22、改革与革命,促进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国名的变化反映了社会性质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23、________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1952年,以________为首的革命者推翻封建王朝,埃及实现独立。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文艺复兴的先驱的作品——
(2)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3)1792年法国颁布的,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等基本原则——
25、________和租地农场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6、科技、思想、文化、艺术成就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写出下列相关人物或相关事件。
(1)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
(2)他把古代希腊悲剧艺术推向成熟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27、多元的古代文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探究方式 | 探究实例 | 探究问题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
| 欣欣在印度拍摄的照片,这是佛教八大圣地之一的佛出生地蓝毗尼园。据所学可知,该宗教创立的时间是① ,其创始人是② 。 |
“电影是现实的片断” |
| 萌萌观看电影《亚历山大大帝》,由牛津大学历史教授担任顾问,可谓巨作。亚历山大大帝原本是③ 国王,发动东征灭掉④ 帝国,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
“这是网络与云的时代” |
博洛尼亚大学 | 这是华华对“博洛尼亚大学”的网络检索结果。该大学被称为“大学之母”。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于⑤ 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⑥ 。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2018年8月28日,小馨前往南京图书馆听公益讲座,了解古罗马建筑。⑦ (人物)建立罗马帝国后,版图不断扩张,至公元⑧ 世纪达到最大。罗马建筑对后世影响深远。 |
28、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开创了逻辑学等学科。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今天人们使用公历的基础——
(2)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
(3)殖民扩张时期建立据点和商战,占领中国澳门的国家——
(4)19世纪中期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
30、1993年在欧洲建立的区域性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科学进步和文艺创作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请回答:
(1)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试举出古希腊科学成就和古罗马艺术成就各一例。
(2)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伴随着和神学教条持续不断的斗争,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学说出自哪一本著作?达尔文阐述的生物进化理论对神学有何影响?
(3)艺术创作是时代的反映。19世纪初,哪一部著名的交响乐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讴歌启蒙思想?哪位文豪用自己的小说充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
32、自14世纪中叶起,西方人开始挣破神权的束缚,开始把人的尊严和自由给呼喊出来,资本主义开始由对人性的呼唤、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对财富的贪婪和对海外的扩张,逐步凝聚成一种深刻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社会制度。
(1)14世纪至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分别指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
(2)这两次历史事件中的代表人物分别都有哪些?
(3)“人”和“世界”被发现,资本主义制度的血腥、残暴、弊端等也逐渐暴露。19世纪40年代,一个伟大的革命理论诞生了,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从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这个伟大的革命理论是什么?其诞生标志是什么?
(4)请你谈一谈对欧洲这些思想解放运动的看法。
33、 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简要回答: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地点、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两位)和意义。
34、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奋,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力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2)为实现革命目的,孙中山做出了哪些努力?(举两例即可)
材料二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2011年10月11日《求是》
(3)依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4)材料三中孙中山为什么说“革命尚未成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