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南通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表明   ( )

    A.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B.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全确立

    C.“君主立宪的建立 D.封建统治的结束

  • 2、徐叔叔最近买了一瓶酒,瓶身上画一条河以及北京、天津……扬州、杭州等城市名称,下列关于这条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B.最早由隋炀帝下令开凿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D.有利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

  • 3、下列器物中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A.

    B. 铜量

    C. 铁锄

    D. 五铢钱

  • 4、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C.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D.内战引发思想纷争

  • 5、郭沫若在描述科举废除前后的情况时说:“以前是读古书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一些世界大势了。以前是圣贤书外无学问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些科学知识了。”由此看来,科举制度的废除(     

    A.阻碍了近代中国科学知识的传播

    B.促使近代民众开眼看世界

    C.动摇了封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利于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

  • 6、建立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知识结构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 B.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

    C.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 D.欧洲国家民族独立的过程

  • 7、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哪个行业?( )

    A.冶金业

    B.采矿业

    C.棉纺织业

    D.交通运输业

  • 8、如下图是世界某地区著名的建筑。下列关于此建筑相关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它的名称是金字塔②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③既是法老的陵墓也是国王权力的象征④既是古埃及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统治者奴役人民的见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9、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在世界历史上“19世纪法国民法典”指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 10、历史学家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的开篇中指出:“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部人权文献。”以上三部文献核心内容的共同点是(     

    A.体现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

    B.体现自由、平等、民主的原则

    C.开启了欧洲近代民主政治的先河

    D.奠定了欧洲民法典的基础

  • 11、20世纪初,在中国人近代化的探索道路上,学习了西方的政治制度。该事件的突出贡献是(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C.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 12、J·阿尔德伯特《欧洲史》写到:1770-1780年期间,美洲是整个欧洲的注意力中心。使美洲成为“整个欧洲的注意力中心”的是(     

    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拉美独立战争

    C.美国南北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

  • 13、如果把“议会对王权的胜利”“历史上总统的产生”“法兰西共和国万岁”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应是(     

    A.新制度的创立

    B.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C.思想的解放

    D.民族复兴新探索

  • 14、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恰、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

    C.对仕途道路的认识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 15、合众国总统发布宣言:“1863年元月一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 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该宣言的作用是

    A. 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B. 扩张了美国领土

    C. 加速了北方的胜利   D. 建立了联邦政府

  • 16、唐玄宗年间,一位高僧在日本僧人的力邀下,虽双目失明却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传播佛经和中国文化。该高僧是(   )

    A.郑和

    B.玄奘

    C.鉴真

    D.马可.波罗

  • 17、从人治走向法治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世界各国都在法治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以下各国颁布的法律文献搭配错误的是

    A. 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法典》

    B. 古代希腊﹣﹣《十二铜表法》

    C.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 18、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A. 田庄

    B. 庄园

    C. 工场

    D. 农场

  • 19、最新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但英国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三角贸易”的航程路线是(  )

    A. 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B. 欧洲﹣﹣美洲﹣﹣欧洲﹣﹣非洲

    C. 美洲﹣﹣欧洲﹣﹣非洲﹣﹣美洲   D. 欧洲﹣﹣非洲﹣﹣亚洲﹣﹣欧洲

     

  • 20、14-16世纪是“发现了人”和“发现了世界”的时代,下列选项能反映这一时代的特征的是

    A.资本主义时代曙光初现

    B.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C.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风暴

    D.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提示信息,填出相关历史知识。

      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②18世纪,英国在印度进行大肆掠夺和野蛮扩张的代表人物是  

    ③美国独立战争中扭转战局的战役是

     

  • 22、公元前73年,角斗士___________发动奴隶起义,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走向衰落;476年,___________(国家)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 23、_______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 25、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________”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___________

    (2)4世纪末,___________(国名)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

    (3)7世纪初,___________(人名)创立了伊斯兰教,独尊真神安拉。

  • 27、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28、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________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________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 29、阅读材科: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2分)

    A.《独立宣言》发布的地点

    B. 大陆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地点

     

  • 30、对比18世纪,英国两种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比工场的进步体现在

    手工工场工厂

    A. 出现雇佣关系

    B. 产品面向市场

    C. 存在劳动分工

    D. 采用机器生产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世纪晚期西欧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

  • 32、习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制度创新,推动社会发展。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在西欧农村开始流行,这种经济制度的显著特点是自给自足。这种制度是什么?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这里“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是指?

    (2)科技创新,改变人类生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显著的成就是什么?

    (3)思想创新,引领时代变革。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有何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也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请用一件世界历史上的相关史实加以印证。

  • 33、中世纪中后期的欧洲,庄园逐渐走向衰落和瓦解,而城市不断兴起和发展。从庄园到城市,你看到欧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1)观察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建造金字塔的国家  

    B.制定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国家

    (2)仔细观察该图,指出亚非文明古国所处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