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如今常用数字符号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做出独特贡献的是
A.古埃及人 B.古巴比伦人 C.古罗马人 D.阿拉伯人
2、“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政府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大力发展教育
B.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C.引进西方先进
D.提倡文明开化
3、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在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这反映了
A.王权的逐渐衰落 B.国王的无限权力
C.社会矛盾的激化 D.古埃及文明毁灭
4、有学者指出,14世纪中叶,意大利人尤其是佛罗伦萨新生的资产阶级觉得自己处在一个正在告别中世纪的“新时代”,这个时代所涌现的文化标志着古代的“再生”。这些新生的资产阶级( )
A.宣扬禁欲主义
B.倡导人文主义
C.主张神权至上
D.否定古典文化
5、下图是中世纪德意志大学课堂。下列关于中世纪大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学兴起于 12 世纪
B.大学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C.大学有自治权利,不受教会影响
D.大学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6、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据此可知,该学者( )
A.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
B.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
C.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
D.夸大布尔什维克对俄国的影响
7、“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这里的“帝国”指的是( )
A.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波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8、“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A.拜占庭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波斯帝国
9、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2月4日—11日,雅尔塔会议协调盟国行动。上述材料的整理,有助于理解( )
A.二战爆发的原因
B.法西斯的疯狂进攻
C.二战胜利的原因
D.二战的伤亡情况
10、世界古代史上没有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是
A.法兰克王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1、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A.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
B.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
C.战国铁农具
D.汉代耕作石画像
12、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 )
A. 租地农场主因为出租自己的土地可以自由支配农业工人
B. 租地农场主与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雇佣工人
C. 农业工人同时要向租地农场主与土地所有者交纳地租
D. 租地农场主用货币向土地所有者购买土地
13、有学者指出:“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掘、调动了全社会的潜力。”能够支撑这一论述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国的商鞅变法
C.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D.北魏孝文帝改革
14、下侧材料描述的作品是
A.《史记》 B.《齐民要术》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15、《新陇》杂志是由甘肃籍旅京学生于1920年在北平创办的进步刊物。其创刊号刊发“办刊启示”开宗明义:“欲以输送实用之知识,传播现代之思潮,并以宣告本省状况与外界”。据此可知,该杂志的创办( )
A.促进了西方科技传播
B.深受辛亥革命的影响
C.有利于推动思想启蒙
D.突出文学革命的特点
16、一位游客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 “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历史上已知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拿破仑法典》 C. 《独立宣言》 D. 《古兰经》
17、近几年的《大圣归来》、《疯狂动物城》等中外动画电影火爆影院。这体现了哪一技术在文化领
域的广泛应用 ( )
A. 航天技术 B. 基因工程技术 C. 计算机技术 D. 原子能技术
18、“1917 年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事件是我们历史不可分割而又复杂的组成部分。这场革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20 世纪的政治、经济、社会面貌。”这场革命首先发生在
A.莫斯科 B.萨拉热窝 C.克里米亚 D.彼得格勒
19、1947年的美国总统在演说中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个“总统”是
A.威尔逊 B.罗斯福 C.杜鲁门 D.尼克松
2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为保卫台湾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与努力。下列将领中在明朝末年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张骞 D.刘铭传
21、英国_______开工业文明之先河,后来众多_______纷纷效仿。
22、1862年,林肯发表《________》,宣布美国南方叛乱各州奴隶获得自由。1942年,《________》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23、被誉为“美国国父”的是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巴黎民众攻占了______。
24、罗马帝国走向衰亡的原因:
(1)内因: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_______危机。
(2)外因:375年,_________开始大举侵入罗马帝国。
25、(莎士比亚)成就: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26、1522年,________(人名)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正确;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________。
27、西欧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之为“________”。
28、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是________。12世纪,西欧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________”。
29、________年后,________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极大促进了________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了“________时代”。
30、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____________是最高权力机构。
31、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过往的历史中世界各国各民族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明成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图是世界各国为我们修建巨型建筑。请将这些的遗产分为两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了文明型社会的标志。请说出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什么?
(3)2019年10月1日我们才过完祖国70岁的生日。请问使用该种纪年的历法的基础是什么?还有之所以今天能使用这种纪年方法最早应该感谢什么人?
32、英国工业革命开工业文明之先河。
(1)蒸汽机的改进者是谁?简述蒸汽机广泛应用的重要意义。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什么?
33、科技改变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它是由谁改良的?
(2)电报、电话等新电器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发明白炽灯泡的是谁?
(3)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能源,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
(4)分别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一项交通发明。
(5)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近代欧洲史”的活动,请你也参加进来吧。
(政治篇)
材料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第六条,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1)材料一摘自哪部历史文献?该文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科技篇)
材料二: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 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摘自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2)到19世纪末,欧洲哪个国家在利用科学“改造”和“创造”工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战争篇)
材料三:大战历时四年零三个月,战火遍及欧、亚、非三大洲。正式参战的有31个国家,卷入的人口有15亿,约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67%。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约900万,伤者近3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多亿美元。
——摘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3)材料三中的“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