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湖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807年,拿破仑悍然对葡萄牙宣战,于是,打着进军葡萄牙旗号的法军顺手占据了西班牙的各个军事要地,法军穿过西班牙领土,未遇什么抵抗到达了葡萄牙首都,两国的王权因此受到打击,美洲殖民地赴机展开了争取独立的斗争。材料旨在论述( )

    A.拉美独立运动得到了法国的国际援助 B.拿破仑对外战争对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

    C.拉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D.拿破仑对西班牙、葡萄牙实行殖民统治

  • 2、马克思认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段话强调了殖民掠夺的影响是

    A.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B.世界各地联系得以加强

    C.落后地区旧制度的瓦解

    D.亚非拉人民陷入灾难的深渊

  • 3、在学习古代亚非文明时,九年级(1)班同学组织了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短剧表演,以下场景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首陀罗在田地里辛勤劳动

    B.刹帝利在主持祭祀活动

    C.婆罗门命令军队出兵作战

    D.吠舍在法庭上审讯犯人

  • 4、公元前1500年左右,征服古代印度,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的是

    A.古埃及人

    B.苏美尔人

    C.雅利安人

    D.波斯人

  • 5、下列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诞生了工厂与工厂制度

    B.催生了电力、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

    C.诞生英国等工业化国家

    D.发明者多数是有经验的工匠

  • 6、据下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的特点是(     

    文明古国

    国家机器与制度

    大型工程

    文化

    古埃及

    军队、刑法、法老

    金字塔

    象形文字、太阳历

    古代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古代印度

    种姓制度

    摩亨佐·达罗遗址

    佛教、发明十个数字符号

    A.丰富多样性

    B.等级制度分明

    C.商品经济发达

    D.法制建设完备

  • 7、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甘肃齐家文化遗址是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远古人类遗址,在这两个遗址中分别出土了下列文物,由此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陶寺遗址.铜容器残片 齐家文化遗址 几何星纹铜镜

    A.我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青铜器

    B.说明我国青铜文明分布非常广泛

    C.当时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饮食器

    D.青铜文明已经进入最灿烂的时期

  • 8、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和合文化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下列主张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心和善道德观的是

    ①老子的“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 ②孔子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④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⑤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和民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⑤

  • 9、元稹继承了杜甫的诗作传统而加以发展革新,如他的诗作“一朝燕贼(指安禄山)乱中国,河湟(指黄河和湟水)没尽空遗丘”。材料中元稹的诗作(     

    A.歌颂了山河壮美

    B.反映了社会现实

    C.培养了美学思想

    D.描绘了田园风光

  • 10、13世纪的很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它们享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铸币、军事防卫以及对外宣战、媾和等权力。以上内容表明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是

    A.工商业者的集散地

    B.教皇控制的领地

    C.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D.领主控制的庄园

  • 11、下列属于东欧剧变表现的是:(  )

    ①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   ②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

    ③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   ④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五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 12、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  )

    A.德谟克利特 B.伯恩斯坦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 13、下面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法国大革命促进了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

    B.人民群众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向前发展

    C.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本国的封建统治

    D.法国大革命削弱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势力

  • 14、1世纪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后来逐渐盛行于欧洲各地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 15、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下列成就出现在上述文明区域的(  )

    ①《汉谟拉比法典》

    ②象形文字

    ③罗马大竞技场

    ④阿拉伯数字

    ⑤甲骨文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 16、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是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流。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文成公主入藏

    C.鉴真东渡

    D.回族的形成

  • 17、《辛丑条约》签订后,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到:“这中国那(哪)一点,我还有分(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其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 18、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当时,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主要目的是(     

    A.刺激就业

    B.用于战争

    C.发展工业

    D.刺激外贸

  • 19、2020年7月1日13时3,第一趟始发泰州、直达上海的动车组列车隆隆驶出泰州火车站。这是泰州加快对接大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的一大步。下列哪位发明家开启了铁路时代的大幕

    A.斯蒂芬森

    B.卡尔本茨

    C.哈格里夫斯

    D.莱特兄弟

  • 20、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的土地,奴隶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争战,使矛盾日益尖锐,而部民也不断反抗。此时中国唐朝的统治兴盛极大刺激了大和统治者,于是天皇决心改革。材料反映了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成就最为突出。___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 22、观察如图,回答问题

    (1)罗马帝国的首都

    (2)与罗马帝国争夺地中海霸权的国家

    (3)据图指出,罗马帝国扩张的特点

  • 23、【思维导图】: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世界现代史中的国际会议”的示意图。请你补充完整。

    E: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

  • 24、 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 25、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是——________

  • 26、_______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 27、打破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的战役是

  • 28、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481年______(人物)建立的法兰克王国;12世纪晚期,______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 29、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是__________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 30、公元前6世纪,佛教诞生于_________(国家),创始人是_________(人名)。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什么法律文件?有何历史意义?

    (2)如何正确认识《独立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依据的原则是什么?该宪法有何历史地位?

    (3)《人权宣言》宣告了哪些基本原则?有何历史进步性?

    (4)综上,你对民主和法治建设有何认识?

  •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材料二: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1)这两则材料分别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国家的什么文件(或制度)有关?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它们反映了什么实质?  

    (3)材料所反映的文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有什么地位?  

    (4)你能判断出材料二属于哪一等级?

  • 33、自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年来,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日出东方】“日出东方”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星火燎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中国革命从此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3)【力挽狂澜】“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该会议肯定谁的正确军事主张?

    (4)【改天换地】哪一事件的完成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6)【科学理论】在中共十九大上,什么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7)【学习感悟】综合以上探究,围绕中国共产党100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简要说说你的感悟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战争能推动国家的发展,也会危及人类和平与发展,更能引起人们的反思。

    材料一  南北战争首先使美国原来宪政机制中分裂的主权得到了统一……第二,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不同的政治文化,所以宣布废除奴隶制以后,经济联邦制获得了统一。……第三,内战使联邦政府产生了很大的力量,开始建立出一个以国家、以联邦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形态。

    材料二  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最后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结束,参加这场大战的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双方军队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万人受伤,大战中双方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

    材料三  列宁说:“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重新发展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它将为你们提供很好的机会。”

    (1)材料一中“废除奴隶制”的法律文件是什么?并据材料概括指出,南北战争对美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2)材料二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战争的特点并分析爆发的根本原因。

    (3)材料三中列宁对付“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的经济举措是什么?该举措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