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塔城地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历史学家罗英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国家的奠基者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圣马丁 D.玻利瓦尔

  • 2、图中的“?”处应填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代中国

  • 3、埃及有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对此理解准确的是,金字塔(       

    A.历史悠久

    B.规模宏大

    C.影响深远

    D.构造精巧

  • 4、“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因为在19世纪末的时候,它的殖民地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所有大陆板块,总面积达930万平方公里,它统治着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在此,作者强调了英国崛起的(       )

    A.市场因素

    B.文化因素

    C.技术因素

    D.制度因素

  • 5、下列变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

    ①俄国1861年改革  ②日本明治维新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美国内战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6、下表为1880—1913年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对上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国家

    年份

    1880

    22.9

    7.8

    8.5

    14.7

    1900

    18.5

    6.8

    13.2

    23.6

    1913

    13.6

    6.1

    14.8

    32.0

    A.美国已成为世界霸主

    B.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C.美德在制造业上已超过英法

    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这种变化

  • 7、“虽然古代希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独领风骚。”以下选项中不能为上述言论提供依据的是(       

    A.雕塑艺术中的杰作《掷铁饼者》

    B.宝贵的文学遗产《荷马史诗》

    C.伟大的法学成就《十二铜表法》

    D.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

  • 8、13世纪,许多西欧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争取城市的自由、自治和特权的常用手段是( )

    ①金钱赎买②制定律法③武装斗争④召开议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9、关于辛亥革命陈独秀曾这样说道:“文明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明制度,连影儿也没有,所以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君主专制的臭味。”该言论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A.旧思想根深蒂固

    B.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

    C.革命果实被窃取

    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 10、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方法之一。与“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典》”“滑铁卢”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

    A.华盛顿 B.克伦威尔 C.拿破仑 D.亚历山大二世

  • 11、  下面两幅漫画标题“口”中应填入的最佳词语分别是

    舒曼对阿登纳说:“我很荣幸和愉快把管理权交给你。让我们鞭策这匹马前进吧...”

     

      图一  美苏争霸,欧洲口   图二 法德和解,欧洲口  

     

    A.没落、联合 B.得利、统一 C.没落、统一 D.得利、联合

  • 1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 求同存异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另起炉灶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13、王海涛在《日本改变中国》一书中写道,中国经历上下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材料中的“革新”使日本(       

    A.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孝德天皇的政治权利受到限制

    C.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D.出现幕府将军掌握实权的局面

  • 14、它是古代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它是

    A.古罗马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中国

  • 15、20世纪以来,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重下降,石油比重上升,源于哪一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

    A.蒸汽机

    B.发电机

    C.内燃机

    D.计算机

  • 16、英国用“光荣革命”(宫廷政变)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

    A.君主专制制度

    B.君主立宪制度

    C.民主共和制度

    D.总统制度

  • 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论述:“(这场运动)关心的是人活着时现实的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这场运动

    A. 宣扬人有生存、自由的权利   B. 大力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

    C. 以人为本、肯定现世生活   D. 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18、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上述材料出自(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开罗宣言》

  • 19、“虽然他从未将所有民族都联合在一个世界性国家里,但是他的事业却将世界推入了一个新的方向:不同种族的融合,不同文化传统的交汇。”上述内容评价的是(   )

    A. 亚历山大 B. 穆罕默德 C. 伯里克利 D. 汉谟拉比

  • 20、“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以英国为例,如图是1801﹣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两次工业革命推动

    C.对外加强殖民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_(帝号)统治时期,中国商人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宋代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为了鼓励贸易、增加税收,两宋政府在沿海各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_________

  • 22、________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________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 2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_______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_______三个组成部分。

  • 24、古代埃及被称为____国度,位于非洲东北____流域。

     

  • 25、战争带来众多变化。

    (1)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 ,千年帝国拜占庭最终灭亡。

    (2)19世纪初,   (历史人物)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在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3)1943年2月结束的 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 26、《独立宣言》的起草人:______

  • 27、下图人物 ?他与 年发表了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28、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古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建筑上,雅典的________是典型代表。

  • 29、基督教认为_____________(人名)就是“救世主”。

     

  • 30、美洲新大陆“发现”后,最早开始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________(国家)。从17世纪下半叶起,________(国家)凭借强大的实力,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地理大发现”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读图激趣,历史回顾]

    (1)__________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___________到达今天的美洲地区,误以为到达了印度。(填写字母)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哪两个。

    (3)发现非洲“好望角”的是哪位航海家?

  • 3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碰撞而交融,因互鉴而丰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公元前4世纪后期开始东征并建立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把古希腊文化传到了东方,也受到了东方文化的渗透,这个帝国的建立者是谁?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他的东征这一事件的影响?

    (2)如果你要研究古希腊早期社会图景,可查阅的古希腊的哪一文学著作?古希腊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什么?

    (3)古代世界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主要有哪两种方式?

    (4)拜占廷帝国曾经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5世纪中期,被西亚的奥斯曼土耳其所灭。它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5)仰望历史的星空,世界古代文明中无数成就如璀璨的繁星,从古至今,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文明成果?

  • 33、有人说,14至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是指什么事件?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1)上面是学生们绘制的思维导图,请你依次将其填写完整。

    2)请参照范例,从图1、图2、图3 中任意选择一幅,进行说明。

    政要谈史  我说二战

    2005 5 6 日,两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欧洲胜利日前夕接受德国《图片报》采访。施罗德强调,德国发动的那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坏的战争之一,尽管他这一代人与二战没有什么直接联系, 但所有德国人还是应当永远对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悲剧承担责任。普京指出,德国人民对希特勒发动的侵略战争并不应负有集体罪责,他们也是纳粹统治者的受害者。 即使是在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当时的苏联领导也呼吁人民不要把德国平民与纳粹分子视为一体 我的家人也从来没有仇恨德国人。两国领导人还共同强调,无论是德国人还是俄罗斯人都有义务永远记住那场战争,两国将共同为加强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稳定与安全而努力。

    ——摘编自新华网《专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60 周年》

    3)依据新闻材料,概括普京和施罗德是如何看待德国在二战中的罪责的?

    4)两位领导人的历史反思对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