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若将这一年换算成世纪纪年是( )
A.公元前2世纪前期
B.公元前2世纪后期
C.公元前1世纪前期
D.公元前1世纪后期
2、自9世纪起,西欧社会开始流行一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它的主要劳动力是
A.佃户
B.农奴
C.自由农奴
D.奴隶
3、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上实行过( )
A.种姓制度
B.共和制度
C.联邦制度
D.郡国制
4、公元前8世纪一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形成。城邦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城邦之间彼此战争,消耗很大。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A.数量众多 B.小国寡民 C.战争频繁 D.民主发达
5、扑克牌的“K”,意为King(国王、统治者),四张“K”分别代表了世界古代史上的四位伟大人物。如图,其中方块K代表古罗马的凯撒。下列关于凯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B.是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
C.曾被任命为终身独裁官
D.汇编了《罗马民法大全》
6、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 它没有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出来 B. 它没有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 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 D. 它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7、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十月革命——新中国成立
B.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C.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障法》
D.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突袭波兰——德国投降
8、下列发明图片的序号与相关发明家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选项是( )
a.莱特兄弟 b.斯蒂芬森 c.本茨
A.①——a ②——c ③——b
B.①——b ②——c ③——a
C.①——c ②——a ③——b
D.①—c ②——b ③——a
9、《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宣言》最初用德文出版,第一个英译本于1850年在伦敦《红色共和党人》杂志上发表,1871年至少又有三种不同的英译本在美国出版,此外还有法文、波兰文、俄文、丹麦文译本相继出版。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B.《共产党宣言》成为世界革命的理论指导
C.《共产党宣言》倾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心血
D.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10、法国巴黎圣母院曾在2019年遭遇火灾,使得这座具有厚重历史的著名建筑损毁严重,在中国这一事件引发了是否修复“圆明园”的讨论。圆明园被焚毁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1、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
A.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B. 联合国
C. 欧洲联盟
D. 世界贸易组织
12、历史文物和历史遗迹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古代文明。下列能代表古代非洲文明成就的是
A.万里长城 B.金字塔 C.甲骨文 D.巴黎圣母院
13、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这里的“退到国家资本主义”是指
A.进一步发展国营经济 B.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
C.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 D.国家政权积极干预国民经济
14、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草命中颁布的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都体现了本国的时代特征,它们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A.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 B.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C.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D.建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
15、20 世纪80年代以后,东欧各国面对经济危机,虽然有的国家开始进行改革,但由于措施不当,最终导致了社会制度发生变化,这实质上反映了()
A.马歇尔计划的失败 B.苏联模式的失败
C.民族解放运动的失败 D.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失败
16、2016年4月4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播送了万余名海内外华夏儿女在陕西桥山公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活动新闻。新闻中的华夏儿女在祭拜
A.尧
B.舜
C.大禹
D.炎帝与黄帝
17、甲午战败后,虽然各种政治派别对于民族国家的构建方式和形态模式存在争议,但最核心的共识都在于试图通过重新建立对现代中国的理解,将传统的王朝国家整合成在国际体系中具有平等地位的民族国家。这反映出甲午战后( )
A.天朝上国的迷梦被打碎
B.清廷外交理念的近代化
C.各阶层亡国灭种的危机
D.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发展
18、对哥伦布到达美洲,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而有的历史学家则成为“两种文明的相遇”。对这一现象认识评价正确的是( )
A.上述评价都体现了绝对的正确性
B.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论证
C.印第安人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D.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见解
19、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对表现出不满的其他国家代表说道:“法国是这次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拿更多的战利品。”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站了起来,几乎是怒视着克里孟梭:“但我们英国为这次战争出的力可不比你们法国少啊。”上述情景体现出这次会议的目的是( )
A.战后分赃
B.合作共赢
C.维护和平
D.继续战争
20、伯里克利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
选项 | 性别 | 年龄 | 身份 |
A | 男 | 30岁 | 公民 |
B | 女 | 25岁 | 自由民 |
C | 男 | 55岁 | 奴隶 |
D | 男 | 12岁 | 外邦 |
A.A
B.B
C.C
D.D
21、1919-1920年,协约国同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___________;1938年,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__________签订协定,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
22、古埃及的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历史非常悠久。
23、《汉谟拉比法典》是_____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的,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_____组织编纂的,它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制定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他把古希腊的悲剧艺术推向成熟,他的代表作品是《俄底浦斯王》——
(3)珍妮机的发明者是——
(4)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25、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______________;一战转折点______________
26、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 )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反映了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要求。
(2)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被马克思称为是“人类的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
(3)拿破仑在位期间,制定并颁布了《 》,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27、“美术三杰”:达·芬奇与拉斐尔、____________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28、阿拉伯帝国扩张:北方进叙利亚;东灭波斯,751年,击败唐朝________军队,控制了_______大部分地区;西方,克埃及,横扫北非;西南占领西班牙。
29、1935年1月, 会议的召开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 的伟大决策。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埃及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终年干旱少雨,所幸尼罗河纵贯全境,在浩瀚的沙漠中辟出一条狭长的绿洲,因而古希腊历史学家说埃及是
(2)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个政权: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中心,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
(3)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刻画了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试举出莎士比亚的一例代表作
(4)第一部较完整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
31、(1)观察下图,将下列古代文化遗产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诞生区域。
A.金字塔 B.佛教
(2)据图指出,图中古代文明产生、发展的地理环境有何共同特点?
32、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后定都于哪一城市?秦统一后是如何确立起中央集权制度的?
33、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核心思想?三位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的冲突,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美国反对共产主义,将社会主义的苏联视为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
材料二: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上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在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未来五年、十年或者十五年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将看到五个超级经济力量: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五大力量将决定经济的未来,由于经济力量对其他力量的关键作用,这五大力量也将决定本世纪最后1/3时间的前途。
这意味着,与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面临着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挑战。在即将到来的世界中,美国将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的地位了
——摘自《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三: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演讲时指出,“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朋友多了,路才好走,我们应该通过坦诚深入沟通,增信释疑,应该秉持和而不同理念,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应该坚持互利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共同发展。应该变赢者通吃为各方共赢,共同做大亚太发展的蛋糕,共同促进亚太大繁荣”。
(1)依据材料一回答,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尼克松为什么说“美国将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主张建立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通过上述材料你对世界的发展有何感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