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赣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他通过任命特里波尼安等人编纂法典和发布新敕令,他留给后世的最大遗产是(       

    A.《罗马民法大全》

    B.定都君士坦丁堡

    C.《医学集成》

    D.建立拜占庭帝国

  • 2、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是(     

    A.封建庄园

    B.手工作坊

    C.租地农场

    D.手工工场

  • 3、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这个评价是基于其

    A.直接参加了许多工人运动

    B.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明确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D.阐述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 4、佛教初兴后,迅速得到传播的主要原因是

    A.提倡众生平等

    B.兴起于经济中心

    C.国王都信佛教

    D.婆罗门种姓消失

  • 5、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

  • 6、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指的是大运河(   )

    A发挥灌溉作用

    B有千里之长

    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发挥防洪作用

  • 7、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要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 8、备受文艺复兴运动攻击的教会,有悖常理地赞助了人文主义者的文化活动,给他们提供了资金、资料和展示的场所。教会此举旨在( )

    A.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B.挽救自身的衰落并巩固统治地位

    C.促进人文主义思想传播

    D.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 9、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的完成

    C.国内外经济环境相似

    D.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 10、下表为【美】杰里·本特利(JerryBentley)著《新全球史》(第五版)中节录的一段大事年表,此年表所在的章节标题最可能是

    大事年表

    13941460年

    葡萄牙航海家亨利王子在世

    1488年

    巴托罗缪·迪亚士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1492年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向西半球的第一次航行

    14971499年

    瓦斯科·达伽马到印度的第一次航行

    1500年

    葡萄牙在印度卡里库特建立商埠

    15191522年

    费迪南德·麦哲伦环球航行

    A.游牧帝国与欧亚大陆的融合

    B.跨洋交流与全球联系

    C.大西洋世界的革命与民族国家

    D.没有国界的世界

  • 11、与下面欧洲形势图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拿破仑对外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冷战

  • 12、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士类”,而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言西学”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     

    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

    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

  • 13、《婆罗门法典》规定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其中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实行这一制度的文明古国是( )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代希腊

  • 14、下侧漫画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次近代化运动。该运动的口号是(     

    A.“扶清灭洋”

    B.“实业救国”

    C.“自强求富”

    D.“变法图强”

  • 15、7世纪,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其中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中央集权制

    B.地方实行郡县制

    C.有条件的土地封赐

    D.实行班田收授法

  • 16、“我们的政体可以被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下列关于材料中所述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妇女!男子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B.贫苦公民有参政议政的政治权利

    C.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D.公职人员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

  • 17、下图是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图中的人们身体畸形,似妖似兽,丑恶可怕。造成当时欧洲人这种认识的客观原因是(     

    《万国宇宙图》

    A.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地区人类还未进化完毕

    B.西方人一直以来存有对东方人仇视的心态

    C.基督教的宣传使西方人的想象力逐渐低下

    D.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 18、“会议通过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这次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材料中的“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

  • 19、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 20、根据古代印度文明的社会等级制度,按照从高到低顺序,下列顺序排列而正确的是

    ①刹帝利②婆罗门③首陀罗④吠合⑤贱民

    A.①②④③⑤

    B.⑤③④①②

    C.②①④③⑤

    D.①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方式:常用的手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典型代表是法兰西的___________

  • 22、填表题:

     

     

     

    宗教名称

    创立时间

    创立地点

    创始人

    经典

    佛教

     

     

     

    《金刚经》

     

    基督教

     

     

    耶稣

     

    伊斯兰教

     

     

     

     

     

     

  • 23、一战的导火线______,一战的性质______

  • 24、填空题

    (1)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________

    (2)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

    (3)“发现”美洲大陆的欧洲航海家是________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政治体制是________

    (5)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的时代是________

  • 25、古代埃及人使用____________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____________文字。

  • 26、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

  • 27、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下左图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开通这一道路的第一人是西汉时期的______;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下右图中的高僧______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1405年,______率领60(或大小200)余艘船只,载着2万多人和大量物资下西洋。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2012年起,某些周边国家不断在中国的东海与南海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引发了国人对海防的关注。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______使人类活动的舞台逐渐由大陆扩大到海洋,相对隔绝的欧、亚、非、美洲开始联接成一个整体。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______国首先开启了蒸汽轮船航行的历史。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______在台州抗倭时期写下的诗句,明确地表明了他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1661年4月,郑成功率领两万余名将士跨过海峡,经过数月英勇战斗,打败侵占台湾达38年之久的______殖民者,收复了台湾。2002年9月23日,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访问舰艇的编队,满载五大洲十国人民和军队的友谊回到青岛。至此,在世界环球航行的史册上将首次并永远地刻下“中国”的名字,506名官兵用实际行动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 28、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________是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630年,________率领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阿拉伯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他的统治地位,半岛基本统一。

  • 29、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表现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

    (2)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经互会

    建立

    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____,简称“经互会”

    影响

    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____的轨道

    中苏关系

    (1)1949年,____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

    (2)1950年,中苏缔结了《____》,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 30、雇佣关系的出现: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________关系。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人类历史上曾经发表过一系列宣言,签署过诸多重要条约,建立了很多组织,对国家政治生活和世界格局产生过深远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其主要精神有哪些?

    (2)第一次世界上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定这一体系的两个重要条约分别是什么?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构成这一格局的两个条约组织分别是什么?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才最终打败了法西斯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一历史事件使德国陷入了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战?

    (5)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诗举出国际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各一个。

  • 32、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本原因。

    (2)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3)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4)简述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5)总结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启示或教训。

  • 33、什么是文艺复兴?它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自古以来,人类不断突破自身生活的区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探索新航路的征程,开启了人类大幕。他们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拉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到16世纪初,当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最终连接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人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共有1000万非洲奴隶被运送到西半球。其中1720-1820年占一半以上,死在海上的达9%-16%。1000万奴隶中,40万被运送到今美国境内的各个殖民地。

    ——托马斯・索威尔《美国种族简史》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交通工具的发明缩短了人们来往各地的时间,便于资本主义强国将其工业 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从而找到商品的市场,反过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使得世界市场 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最终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3)根据材料三,举出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交通工具,并概括这些交通工具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