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某一时期,胡适、黄侃、鲁迅等学者曾就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孰优孰劣问题展开过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发生在哪次运动中(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某校八年级(1)班历史学系小组收集了下列一组图片。适合作为这组图片标题的是( )
A. “自强”“求富” B. 维新变法 C. 实业救国 D. 三民主义
4、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可以说明( )
农户 | 1914─1918年 | 减少1500多万户 |
耕地 | 1914—1918年 | 减少2600多万亩 |
荒地 | 1914—1918年 | 增加4900多万亩 |
陆军 | 1914—1919年 | 增加92万多人 |
军费 | 1916一1918年 | 增加5000多万元 |
A.军阀割据混战的原因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军阀割据混战的结果
D.护国战争的形势
5、“________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材料中横线上应填写( )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6、学者徐中约认为:“遵义会议是中共党史上和毛泽东上升到权力顶峰之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里程碑”指的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军事围剿 B.标志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
C.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源头 D.肯定毛泽东正确军事主张
7、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指()
A.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C.一二九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一二九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8、下表为黄海海战中中日双方兵力和损失对比表,可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项目 | 参战舰艇(艘) | 火地(门) | 兵力(人) | 舰船损失 | 伤亡人数 |
中方 | 12 | 191 | 2,234 | 5艘沉没 | 约1,200 |
日方 | 12 | 272 | 3,566 | 5艘重伤 | 约600 |
A.中国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B.此战使清政府开始避战求和
C.中国北洋水师损失殆尽
D.此战导致日本与英国矛盾加剧
9、李雷同学在预习时,摘抄如下案件资料。这一案件不能反映
叶间∶1913年3月20日 被害人,宋教仁 经过;被害人千上涛火车站遇暴徒枪击,之后不治身亡涉案人,袁世凯亲信及本人 |
A.资产阶级革命派缺乏斗争经验
B.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
C.袁世凯已经实现复辟帝制
D.中国近代民主进程艰难曲折
10、在新文化运动中,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的人物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胡适
11、新疆是中国西北的门户,收复了新疆地区的左宗棠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建议并设立的机构是( )
A.伊犁将军 B.新疆行省 C.理藩院 D.总理衙门
12、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分辨史实与结论。下列属于“结论”的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B.中美签订《望厦条约》
C.关天培战死
D.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13、下图所示为1881〜1911年中国商办、官办或官商合办企业发展数量统计图。其反映的现象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开启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B.巩固了当时政府的统治基础
C.压制了外国资本的优势
D.促进了新兴阶级的发展壮大
14、由下边表格内容,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 ||||
农户 | 1914-1918年 | 减少1500多万户 |
|
|
耕地 | 1914- | 1918年 | 减少 | 2600多万亩 |
荒地 | 1914- | 1918年 | 增加4900 | 多万亩 |
陆军 | 1914- | 1919年 | 增加92万多人 |
|
军费 | 1916- | 1918年 | 增加5000多万元 |
|
A.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控制东北地区
B.军阀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C.军阀割据混战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灾难
D.军阀割据混战加速了袁世凯政府倒台
15、《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都涉及的内容是( )
A. 割地 B. 赔款 C. 开放通商口岸 D. 开设工厂
16、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拥有厂家 | 拥有资本 | 工人人数 |
1913 | 689家 | 33亿元 | 27万多 |
1920 | 1795家 | 50亿元 | 55万多 |
A.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投资
C.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企业
D.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
17、这幅图片是土地改革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的情景。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地主也可以分到一份土地,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B.改革时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C.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这次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18、1875年,他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他是
A.左宗棠
B.洪秀全
C.康有为
D.李鸿章
19、1916年,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刘奇想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你若是当时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
A. 社会需要儒家思想 B. 君主立宪是时代的潮流
C.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 立足国情,反对全盘西化
20、下列条约与内容配对正确的是( )
A. 《天津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B. 《南京条约》——赔偿英国2亿两白银
C. 《虎门条约》——英国从中获取领事裁判权
D. 《辛丑条约》一一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21、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_______社会,正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__________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2、回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图表
时间、地点:__________年9月,___________
内容:(1)通过《 ______________》,起到____________的作用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3)改北平为________,作为新中国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_________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建立_____________以缅怀革命烈士
23、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___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立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4、1927年秋收起义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化大革命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______。
26、_________年,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_________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
27、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请按序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28、___________年5月,黄埔军校在___________成立,___________任校长,___________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9、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辛亥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幅黄兴撰写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0、1947年,西北野战军在_________的指挥下,采用“蘑菇”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1947年_____________,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31、某班开展有关抗日战争的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是什么?
(2)1938年3月,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什么?
(3)请写出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人物三位。
(4)对抗日战争进行纪念有何现实意义?
3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33、为实现中国梦,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建国一百年时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指欧洲的封建社会)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残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在中国社会缓慢发生变化的同时,出现了近代化探索。……也正是这些探索,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材料二图A工业是在哪一口号的倡导下创办的?图B措施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C事件的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