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具体指( )
A. 民主民生民权 B. 民族民声民主 C. 民权民生民意 D. 民族民权民生
2、“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这段表述的重大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 B. 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C.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D. 新中国的成立
3、有农民在一场运动后编了“地主地主别狂,运动让你灭亡”的顺口溜。这场运动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造就了北京大学的一代辉煌。他着力营造的学术研究氛围是
A.民族、民权、民生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民主、共和、科学
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5、会场后面的墙上,挂着“同心同德”4个大字······靠墙边插着24面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4年奋斗的征程。······在主席台正上方,悬挂着一条引人注目的横幅:“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材料描述的会议应该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国民党一大
D.中共七大
6、一个外国记者听了一部音乐作品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拥有黄河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征服的。“你认为这是外国记者听了哪部音乐作品后发出的感慨
A. 《义勇军进行曲》
B. 《黄河大合唱》
C. 《白毛女》
D. 《毕业歌》
7、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传播了民主政治观念
B.促进中国服饰的近代化
C.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
D.严重阻碍近代经济发展
8、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20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语,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20年的是
A.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八荣八耻、科学发现观
D.中国梦、“一带一路”
9、“1920年7月8日,曹锟、吴佩孚、张作霖等在天津开会,决定开战……14日,直皖战争全面爆发,不出一周,皖系军阀全面溃败……”通过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到( )
A.辛亥革命的成功来之不易
B.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C.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
D.北洋军阀镇压“二次革命”
10、他不过是我国旧环境产生的一个超等的大政客。在他的任内,他借了一批大外债,用暗杀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宋教仁,……幻想称帝,“他”在哪一历史事件中倒台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11、会议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该会议是(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2、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武汉这座城市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近代,武汉也曾数次成为革命的焦点,引用钟南山院士话来说就是“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下面可以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
A.在武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B.五四运动爆发于武汉
C.人民军队第一支队伍创建于武汉
D.彻底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13、以下时间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A.开展土地革命的艰难历程
B.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步胜利的历程
C.领导人民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历程
D.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14、2019年11月12日迎来了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3周年,下列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不符合的是
A.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B.建立中国同盟会
C.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
15、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导致我东北三省沦陷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西安事变
D.一·二八事变
16、对中国而言,五四精神就是一种现代的人文精神,正如胡适所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发挥了先锋作用
B.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扩大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D.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17、1938年4月上旬,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在制订武汉会战计划时,原准备由日本华北方面军一部沿平汉线南下,与华中第十一军相呼应夹击武汉,后来考虑到华北地区“治安不良”,难以抽出兵力而放弃了这一计划。日军改变计划的原因是
A. 世界战局变动的影响
B. 日军进攻重点的改变
C. 日军侵华准备不充分
D. 敌后战场力量的牵制
18、下图是一枚“中华民国十八年”发行的银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枚银元发行于公元
A.1918年
B.1928年
C.1929年
D.1935年
19、维新变法的失败最能说明的是( )
A. 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C. 有顽固派存在,中国社会就不可能进步
D. 光绪皇帝没有实权
20、反腐倡廉,自古有之。“纠弹为之责,始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称风霜之吏”的是
A. 秦朝的御史大夫
B. 秦朝的太尉
C. 明朝的锦衣卫
D. 清朝的军机大臣
21、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
(1)清政府被迫签订 《 》,从此对外闭关锁国的局面结束。
(2)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 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2、在戊戌变法中,矢志为变法献身,并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人物是________。
23、被中朝人民称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24、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______”的洋务运动;“______”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
25、读图
A.五四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戊戌变法E.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
26、1954年,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实现和平过渡,国家实行了___政策。
27、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1)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创办的最有影响力的报刊是《时务报》和《 》。
(2)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4)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 》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9、【协商谈判·和平统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________。
30、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___________》。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纲领是__________。
31、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入近代】
(1)标志着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经济工业化】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什么?写出此运动中在湖北创办的民用工业一例。
【政治民主化】
(3)写出20世纪初,以“民国”取代“帝制”的政治革命名称。
【思想科学化】
(4)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
(5)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一例即可)
(6)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反映出时代变迁,写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
【学史感悟】
(7)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32、同盟会的机关报、政治纲领分别是什么?
33、列举三例我国建立的自治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哪一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34、近代中国饱受列强的欺凌,而同时现今中国也开始走向近代化的探索。请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材料二:正当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开展之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顽固派(包括洋务派),围绕着三个“要不要”,即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开始了一场大论战。这是一场维新与守旧、变法与反变法的争论,是中国的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辛亥革命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开始的。”辛亥革命的领袖们,则认识到要救国必须革命,要想救亡图存,只能是推翻封建皇权。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在大陆的影响一直及于1949年左右,其主要成果有三:在文化氛围上,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了旧文化,进一步启迪了民智,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在思想上,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并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其在高级知识分子中更是主导;在政治上,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关心国事、图存图强的现代人才,同时也形成了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第三条道路”政治势力,对钳制当政者专制冲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贡献。
(1)阅读材料一我们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和辛以革命的政治诉求有何不同?并说明原因。
(3)阅读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哪些变化?
(4)综上所述,请你说明中国近代化经历了哪些方面?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