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称赞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作为“英雄的城市”,武汉曾爆发了(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武昌起义
2、将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3、对如图《1952—1957年中国轻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解读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改变了工业结构
B.一五计划优先发展轻工业
C.重工业发展加强国家实力
D.轻重工业比例出现了失调
4、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www.1905.com”,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这一年( )
A. 电影传入中国
B. 中国有了第一部无声电影
C. 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 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5、从1916年到1928年间,“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列强侵略
B.农民起义
C.帝制终结
D.军阀混战
6、“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故争期间
7、“痛毁卖国罪,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民族阶级革命时代
D.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8、“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C.袁世凯称帝
D.清帝复辟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新世纪的第一年,在上海举行了一次我国迄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这个活动是( )
A.亚非国际会议的召开
B.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召开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D.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
10、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注:毛泽东接到三次电报)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据此判断,此“大事件”应当是
A. 西安事变 B. 重庆谈判 C. 北平谈判 D. 遵义会议
11、爱国主义需要激情的表达,更需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袁隆平在水稻培育方面作出重要贡献,被人们誉为
A.“最可爱的人”
B.“铁人”
C.“杂交水稻之父”
D.“两弹元勋”
12、前进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时,收集到了以下材料。其中,哪一材料不符合实情( )
A.李土改在土地改革时,分到了土地,实现了拥有土地的梦想
B.张合作在三大改造时期,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刘跃进在“大跃进”时期,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D.陈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与家人在承包的土地上愉快地劳动
13、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以下口号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是
A.“扶清灭洋”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打倒列强,除军阀”
14、下侧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反映出
A.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B.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C.保守封闭占据主流 D.等级思想根深蒂固
15、“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该表述对应的历史文献是(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新青年》
16、“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这里“成就”主要指
A. 北伐军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 建立了国民政府
C. 实现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目标
D. 建立了国民革命军
17、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因有
①青铜农具的使用
②铁农具的使用
③牛耕技术的推广
④井田制的实行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18、“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九•一三事件
B.“四五”运动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逝世
19、美国一位知名学者在谈到这一事件时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一事件指的是( )
A.红军长征 B.武昌起义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20、《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一文章应该发表在下列哪一时期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1、指导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22、填空题。
(1)1839年6月3日_____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2)《_________》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民报》。
(4)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
23、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⑯______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⑰______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⑱______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4、在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史上,诞生了一系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法律文件。请你根据下列介绍写出对应的文件名称。
(1)标志着美国的诞生______
(2)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______
(3)法国大革命时期提出了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是______
(4)标志着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开始确立______
25、______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形成了______制度。该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3)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
(4)洗雪了我国百年国耻——
27、代表:陈独秀:《___________》,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胡适:发表《___________》,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鲁迅:1918年,发表《___________》,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李大钊
28、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29、填空题
(1)他带领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他是(_____)。
(2)文艺复兴时期,他被誉为“时代的灵魂”,他是(_____)。他的作品宣扬(_____)的思想。
(3)他被誉为“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同胞心中的第一人”他是(_____),他领导的这场战争是(_____)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提出向西方学习,著有《资政新篇》的是________。
(2)戊戌六君子”中甘愿流血,矢志为变法献身的是________。
(3)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有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和________。
3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饱受屈辱】
(1)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请列举出这一时期内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名称。
(2)近代中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100多年间,中国是一个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
(3)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条约的签订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该条约中的哪一条款最能说明这一点?
【探索抗争】
(4)19世纪后半期中国发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列举一例这次运动中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企业名称。
(5)近代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运动中,哪一运动曾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32、科技发展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的“两弹”科技成就斐然,请列举一例。
(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
(3)请写出两位在“两弹一星”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名字。他们身上体现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4)我国首位乘坐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谁?2008年哪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其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行走?2012年加入人民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的名字是什么?
(5)哪位农业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什么?
3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什么?颁布的分配土地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34、阅读下列两个材料
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请回答:
(1)这两段话是谁的名言?
(2)“本大臣”指的是谁?“此事”指的是什么事件?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