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周恩来命名为“第二炮兵”的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A.空军
B.水面舰艇部队
C.海军
D.战略导弹部队
2、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3个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是
A. 都重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 都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C. 都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都受到清政府的重用
3、课堂上,老师问大家哪一个历史事件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同学们给出了四种答案,请你帮大家选出正确的一项(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D.戊戌政变的发生
4、下列连环画中能够体现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是( )
A. B.
C. D.
5、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被那无数吃惯孔流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他”是
A.李大钊
B.梁启超
C.康有为
D.陈独秀
6、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的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的炮声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太平天国起义
D.《马关条约》签订
7、1945年8月,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毛泽东此次来重庆的主要目的是
A.参加国民党代表大会
B.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
C.推进解放区土地改革
D.争取和平,避免内战
8、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布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A.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C.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
D.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
9、新中国成立初期,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得益于(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0、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不摹仿古人……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等八项主张,它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11、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浮雕,显示了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它是中国近代哪一重要历史事件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虎门销烟
12、苏州雷允上诵芬堂药店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开业,至今已有300多年,是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雷允上诵芬堂顺应历史潮流,实行( )
A.公私合营
B.中外合资
C.承包经营
D.国企改革
13、从1956年到1976年这20年间,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呈现出的突出特点是
A. 一帆风顺
B. 一无是处
C. 机械模仿
D. 曲折前进
14、下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取得的建设成就,它们反映了我国
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 中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 |
A.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C.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开启了国企改革的新历程
15、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A. 签订《马关条约》 B.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 D. 大生纱厂建立
16、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日报》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焚”。粉碎其阴谋的是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发起百团大战
C.取得台儿庄大捷
D.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
17、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建设成就,被世界各国誉为
A. 高速公路 B. 高速铁路 C. “中国速度” D. 中国网络
18、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推向高潮的历史事件是( )
A.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B.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农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19、“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垫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缨,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这段材料中的“是役”指的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广西起义
20、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图所示的票据中写有毛主席语录和批斗刘少奇的内容,它见证了( )
A.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大跃进”开展的情况
D.“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21、_____________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22、_______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百日维新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________。
23、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_______、______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_”。
24、相关链接题。
(1)1839年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事件:____________。
(2)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__。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纵火烧毁圆明园的军队:____________。
(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____________。
(5)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者:____________。
25、太平天国运动走向衰落的事件是:
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是签订:
26、到___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
27、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_;黄海海战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__________。
28、鸦片战争是中国________开端,从此中国逐渐变为________社会
29、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__。
30、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31、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有何历史意义?
(2)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是什么?
(3)平型关大捷的历史地位如何?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在哪里?
(4)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什么?该战役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32、阅读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屈辱的侵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
(1)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割让了哪个地区给英国?
(2)19世纪60年的一场大火让宏伟华丽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造成这次浩劫的侵略者是哪两个国家?
探究二 艰难的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革命最最终取得了胜利。
(3)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1924年,国民党召开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请说出国共第一次合作中创办了什么学校?
(5)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为中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探究三 历史感悟:
(6)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怎样做?
33、材料论述题。
(材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实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 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78—1984年中国农产品 产值以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42.23%,其中46.89%归功于家族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集体耕作制度的体制改革。
——摘编自《新中国60年60个路标》
回答:
(1)全国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方是哪里?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且符 合材料主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4、中国40几年的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
(1)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于哪一年什么会议的召开?
(2)这一次会议确立的正确思想路线是?使中国发展主轴发生了什么变化?
(3)阅读上述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