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B.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和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新青年》登载许多文章,介绍世界著名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和关于生物起源、医学、生理学、物理学、体育等科学知识,开展了对有鬼论的批判,大力破除封建迷信,反对愚昧和盲从。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有利于自然科学发展
B.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
C.大力宣扬西方的民主
D.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3、在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约180条。他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又令裁撤绿营,让旗人自谋生计,多达100万人被突然中断生计,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这段话反映了戊戌变法过程中
A.光绪皇帝软弱无能
B.中国国力贫弱
C.改革措施操之过急
D.中国政治腐败
4、下图歌词是1950年10月麻扶摇在誓师动员会的发言,11月经作曲家周巍峙谱曲后,迅速传唱全国。该歌曲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渡江战役
B.西藏的解放
C.抗美援朝
D.文化大革命
5、“君子和而不同”,这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大智慧,意思是“和谐但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巧妙运用这一智慧,为促进会议成功召开而提出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
C.“和平与发展”的战略
D.各国之间互不干涉内政
6、下列关于三大战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在1948年秋至1949年初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C.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D.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
7、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A.列强勒索赔款数额逐渐增多
B.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地域的扩大
C.列强割占领土面积越来越大
D.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影响最大
8、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进行的北伐战争讨伐的对象是( )
①段棋瑞 ②吴佩孚 ③孙传芳 ④张作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1938年,中国在正面战场上取得了一场重大胜利,这次战役是( )
A.第三次长沙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战役
D.武汉战役
10、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侵略
11、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的是(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共“八大”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五大”
12、它承认奴隶制度,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被誉为欧洲民法基础的是哪一部法典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民法大全》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
13、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台湾割让给日本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百日维新的失败
14、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
A.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B.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C.九二共识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提出
15、有学者这样评价某一事件:它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懂得了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极端重要性,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和创建人民军队。从此,人民军队从无到有,发展壮大起来。该学者所评价的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秋收起义
D.护国战争
16、万隆会议期间,菲律宾外长罗慕洛高度评价周恩来总理的讲话:“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他这样说的原因是( )
A.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C.会议讨论了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问题
D.会议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17、黄埔军校的创建为下列哪一行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A. 辛亥革命
B. 北伐战争
C. 秋收起义
D. 南昌起义
18、19世纪70年代收复新疆的将领是( )
A.曾国藩
B.左宗棠
C.左宝贵
D.聂士成
19、“它”是君主专制不断发展的结果,它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它”指( )
A.御史大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尚书省
20、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是由于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③自然灾害 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抗日战场上“血肉筑长城”并取得胜利的两场著名战役是______、______。
22、1895年春,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出现了邹容的《_______》、陈天华的《猛回头》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23、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_______。
24、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_____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成为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
(3)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26、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____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爆炸成功。
2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
28、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_____》;冼星海被周恩来誉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其代表作是《_____》。
29、洋务运动前期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后期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
30、____________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____________年解放区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31、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32、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
33、在2011年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之际,同时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45周年的重要一年,就行了盛大的缅怀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的活动,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际上只完成了两项目标,请问具体表现是什么?
(3)你认为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强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
﹣﹣向锐《西风渐进七十年》
(1)这场“自强运动”指的什么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
(2)这场“自强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请各写出一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