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最早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中共三大 B. 古田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3、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就社会转型而言,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4、圆明园遗迹静静地向世人述说着历史耻辱,百余年前这一世界名园遭受 野蛮的劫掠焚毁,沦为废墟。( )
A. 日本侵略军 B. 沙俄侵略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5、有评论:“……是一个伏笔,是一次历史转折时刻的壮举,成败不可单拘限在刘邓在大别山的战斗损失上,……脱离后方,以弱击强,能够全建制的坚持到全局范围的战略反攻,这便是伟大的胜利。”评论针对的是
A. 重庆谈判
B. 全面内战爆发
C. 挺进大别山
D. 渡江战役
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请你为下图选择一个标题
A.九一八事变形势图
B.一二八事变形势图
C.七七事变形势图
D.八一三事变形势图
8、“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而是为独立思考,为站起来走路而准备着”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
A.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起来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C.民族平等意识开始觉醒
D.中国封建制度已经结束
9、某历史研究学习小组在历史单元复习课上做汇报展示,下表是他们从教科书中提取的历史信息。据此判断他们汇报的主题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乡镇企业改革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市场经济改革
10、中国同盟会成立于
A. 檀香山
B. 武昌
C. 日本东京
D. 南京
11、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
A.团结与合作
B.战争与和平
C.民主与法制
D.和平与发展
12、2004年2月8日 ,江泽民来到广东省肇庆市阅江楼,参观了《铁军独立一雄团》陈列后,欣然题词“北伐先锋,永垂青史”。题字赞颂的是北伐战争时攻克武昌、消灭吴佩孚的一位名将。这位北伐将领是( )
A.周恩来
B.蒋介石
C.叶挺
D.孙中山
13、鲁迅咏赞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下列可以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
A.积极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B.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国共合作
C.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14、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成就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
A. 钢铁工业 B. 原子能工业 C. 石油开采和加工工业 D. 电子计算机工业
15、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德国
D.美国
16、孙中山发表檄文……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该檄文应发表于
A.兴中会成立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二次革命”时期
D.护国战争时期
17、给下面这组图片确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A.“两弹一星”功臣
B.载人航天工程
C.保障粮食安全
D.人类健康事业
18、“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民族对一段历史的复原以及回忆,乃至将其定格、固化,反映了整个国家与民族的成熟与强大,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不让历史悲剧重演,2014年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如右图中“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 )
A.旅顺大屠杀
B.八一三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抗战的胜利
19、《长津湖》红色电影的热播给我们上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影片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率部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是( )
A.朱德
B.刘伯承
C.邓小平
D.彭德怀
20、下列不是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
A.冯玉祥 B.张作霖 C.孙传芳 D.吴佩孚
21、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扬了“螺丝钉”精神的人是______。
22、被誉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是__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____。
(3)__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4、1894年,日军占领____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1937年,日军占领____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2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省会城市);《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省会城市或首府)。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 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
26、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7、经过:________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封锁珠江口后,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英军于1841年初强占________;英军进攻虎门炮台,________等战死;1841年秋,英军再次北上;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________率众抵抗,力竭牺牲;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28、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
30、洋务运动前期以“_____”为旗号,后期则打出“_____”的旗号。
31、“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场战争后,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写出19世纪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1例。
(2)为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孙中山在革命纲领中提出了什么内容?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哪一运动失败?
(3)写出我国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名称。
(4)写出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
(5)写出20世纪四十年代中共在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的依据1例。
(6)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32、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展现自己的舞台。从旧中国的“弱国无外交”,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逐步成长为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大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为建立与各国间正常关系,中国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和方针?
(2)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哪些国际会议的舞台上得到展现?
(3)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哪些外交成就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又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只引进外国的器物,无法挽救民族危机,开始探索制度的变革。中华民国建立后,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首先必须使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他们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请回答:
(1)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梦想进行了哪些探索?
(2)中华民国建立后,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方面掀起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34、“三农”问题
材料一:1952年底,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1)材料一中农民的“梦想”是通过哪场运动实现的?这场运动使土地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建国后农村政策调整示意图
(2)据材料二示意图,指出ABCD中哪段的措施使土地的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三: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
安徽省凤阳县 小岗生产队 | 人口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分配收入 |
1976年 | 19户110多人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1979年 | 20户115人 | 132300斤 | 800斤 | 200多元 |
(3)据材料三,指出小岗村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政策有关?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4)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政策变革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