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临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中人物是下列哪一群体的代表 (  )

    A. 地主阶级洋务派   B. 资产阶级维新派

    C. 资产阶级革命派   D. 进步的知识分子

     

  • 2、有学者认为:“意大利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历史背景,尤其是资本主义在意大利的形成与发展的滞后性,以及南部、岛屿和农村地区都还处于封建残余桎梏下的情况,是法西斯得以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首要因素”。该学者认为意大利法西斯的兴起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B.源于其经济和政治的落后

    C.经济大危机下的产物

    D.源于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

  • 3、叶圣陶在《北上日记》中写道∶"下午三时,仍至怀仁堂开大会……继之讨论国都,决定北京,纪年决用公元,国旗决用五星红旗。至于国名,两个文件内皆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该大会是(     

    A.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 4、在《太平天国战史》中,曾在江浙一带活动、率领太平军屡次打败“洋枪队”,并在苏州城修筑“忠王府”的领导人是

    A.洪秀全 B.李秀成 C.洪仁玕 D.陈玉成

  • 5、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反映出(  )

    A.清军向太平军反扑

    B.天京变乱造成悲剧

    C.太平天国北伐失败

    D.天京陷落

  • 6、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日本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B.蒋介石退居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7、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制造了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 8、新中国土地改革后,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了花生和棉花,这一现象说明了土地改革(     

    A.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D.解放了农民

  • 9、在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如下规定:“国家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影响上述宪法条文规定的根本因素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C.加快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D.正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10、1945年10月,毛泽东说:“(此行)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材料反映了(     

    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C.孟良崮战役

    D.淮海战役

  • 11、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新创伤”主要表现在(     

    A.勒索巨额赔款

    B.开放通商口岸

    C.在华开设工厂

    D.割占中国领土

  • 12、某班同学搜集了一组照片,这组照片反映出(     

    A.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B.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C.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D.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 1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   )

    A. 陈独秀   B. 胡适   C. 鲁迅   D. 李大钊

  • 14、1949年9月,为了筹备新中国的成立,在北平召开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 15、它既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禁毒壮举,也是反对西方资产阶级贸易掠夺的重大胜利。“它”指的是(     

    A.虎门销烟

    B.虎门战役

    C.定海战役

    D.吴淞战役

  • 16、“贫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这一局面出现于(       

    A.1952年

    B.1947年

    C.1941年

    D.1931年

  • 17、“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诗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淮海战役取得胜利 B.平津战役取得胜利

    C.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18、直接引发“公车上书”运动的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C.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 19、有学者认为,某历史事件“终结了自明朝中叶以后约500年中国社会总体下行的轨迹,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社会上升发展的新起点”。该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的发生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完成

  • 20、“我们的落后早已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已注定。英国人开向大清帝国的那一炮,只不过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从事实上证明我们已经全方位地落后于西方。”材料中的“那一炮”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中国 近代探索相关的事件名称。

    (1)自强求富  开近代探索之先——

    (2)变法维新  圆救亡图存之梦——

    (3)三民主义  创民主共和之国——

    (4)民主科学  启思想解放之门

  • 22、甲午中日战争后,状元实业家_________创办了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了“_________”的道路。

  • 23、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___,孙中山在其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____________”。

  • 24、洋务派在中央以_________ 为代表,在地方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__,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到1956年底,__________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6、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______。

  • 27、1895年3月,在日本广岛马关春帆楼,清政府全权大臣________和日本首相________就停战条件举行谈判;最后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________

  • 28、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

    (2)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___________。

    (3)1492年,___________(国别)航海家哥伦布,从____________ (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他认为到达的地方是____________,所以称当地居民为_________。

    (4)1497年,____________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____________。

  • 2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________

  • 30、______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请列举4个经济特区?

  • 32、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中国同盟会的历史地位。

  • 33、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政府和人民作出了不懈努力。哪些地区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我国至今没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由于什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材料一:没有共产党就不能使我们“站起来”,没有共产党就不能使我们“富起来”,没有共产党就不能使我们“强起来”,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事实。

    材料二:1982年颁布了我国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充分体现出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全面深化改革,请问最早提出改革开放是始于哪一次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我国开放格局的相关内容。

    对外开放格局: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的格局。

    (2)材料一中使我们“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二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由哪一机构制定的?

    (4)回顾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辉煌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