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国运动中,梁启超、蔡锷等人的反袁斗争与孙中山的反袁斗争在客观上形成了同盟,主要是因为( )
A. 双方的矛盾日趋解除 B. 双方的政治观点已趋于一致
C. 双方已结成同盟 D. 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2、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维新派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②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说明戊戌变法废除了旧制度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
3、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国家公祭形式祭奠在战争中死难的国民,设立国家公祭日的理由是( )
①国际惯例 ②人民意愿 ③固化历史 ④报复日本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下列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为“求富”而创办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汉阳铁厂
5、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侵犯到中国国家利益的行为有
①出兵朝鲜并悍然越过三八线
②派遣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
③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
④20世纪70年代初,阻挠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权益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6、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右图所示遗址是中国近代 屈辱的见证,它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灾难。其中“火劫”发生在( )
A.中英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7、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金田起义
C.武昌起义
D.五四运动
8、下列成就不属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取得的是( )
A. 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自给
B. 大庆油田建成
C. 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9、1949年10月1日,河南郏县的27岁农民曹铁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他回忆当天的经历时难掩激动的心情感慨道:“那是翻身的日子”。曹铁发出这一感慨的原因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人民当家做主
C.国家富强民主
D.中国梦的实现
10、与下图所示历史阶段对应错误的成就是( )
A.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C.成功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D.包头钢铁基地建成
11、中国海疆辽阔,可是一直有疆无防。但是19世纪70年代后,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主要基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教训
B.八国联军侵华的巨大冲击
C.甲午中日战争的深刻反思
D.洋务运动新式海军的发展
12、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众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该材料表明李鸿章主张( )
A.限制民族资本
B.追随外国资本主义
C.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
D.保护民族资本
13、“1960年8月,(我国)改府号召各地以玉米和小麦根粉、玉米杆粉、橡子面粉、叶蛋白、人造肉精等各种代食品补充口粮的不足,克服困难。”造成这一时期的困难的因素有( )
①“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②“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④自然灾害的发生
⑤土地改革的完成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14、下图是1949年10月2日的《光明日报》头版,此头版报道的重大事件是( )
A.阿沛・阿旺晋美来京
B.开国大典
C.兰新铁路的成功修建
D.第一颗氢弹的成功爆炸
15、学者萧功勤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为民族生存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趋利避害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 黄宗羲“工商皆本”的观点
B. 曾国藩“师夷自强”的观点
C. 康有为“君主立宪”的主张
D. 孙中山“民主共和”的主张
16、《辛丑条约》使人们进一步看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一批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作品。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这范畴的是
A.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 《革命军》
C. 《猛回头》 D. 《资政新篇》
17、“田里豆子开红花,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这是歌颂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歌谣,该根据地是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8、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被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形象地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的是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19、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迫使清政府投降,接受了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长长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它铭刻着中国社会在列强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20、有人说:帝国主义是危害民族独立的罪魁祸首,官僚资本主义是近代中国的执政力量、帝国主义的帮凶,而封建主义是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源,三者就是革命对象——“三座大山” 。中国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上 B.中共二大上
C.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 D.国民党内阁会议上
21、辛亥革命的开端是( ),时间:( )
22、1937年8月至11月的________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1938年6月开始的________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23、1957年建成的________,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是“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24、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它标志着“____________”的诞生。
25、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__________的转折点。
26、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________,最主要的影响是________
27、下面的北伐战争形势图中①处是________的势力范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____。
北伐战争形势图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
28、1927年8月1日,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29、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_;黄海海战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__________。
30、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_______宣告成立。《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5年则被称为“关键之年”。本届政府将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为改革“松绑”,同时有望在投融资、财税、价格、金融、国企体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社会、民生、司法等领域的改革也将提速。
——习近平讲话节选
(1)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哪个会议中提出来的?农村改革措施是什么?
(2)城市改革从什么时间开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哪次党代会后改革加快了步伐?
(3)改革开放遇到了姓“社”还是姓“资”的困扰,谁给予了解答?
(4)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什么理论?
32、读图,回答问题。
三
(1)图一是__________ 文字,产生于____________ 国家。
(2)图二是__________ 文字,产生于____________ 国家。
(3)图三是__________ 文字,产生于____________ 国家。
33、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什么?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创了中国农村改革之路。试问,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锋是安徽省凤阳县的哪个村?
(3)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外开放也在不断地深化,我国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给你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34、中国近代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分析材料一中洋务运动主要涉及哪些领域;结合所学,概括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
材料二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叙述了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的一段话:“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2)指出材料二中梁启超引用俾斯麦的话的目的是什么?他代表了中国近代哪一派别的思想?
材料三
图5
(3)上图是哪一革命政党的政治纲领?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概括其中内容。
材料四
图6陈独秀及其创刊的《青年杂志》
(4)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标志着哪一运动的开始?列举这一运动的具体内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