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宜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历史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里的沛公是指。

    A.刘邦

    B.项羽

    C.陈胜

    D.吴广

     

  • 2、得益于管仲改革而“霸诸侯,一匡天下”、最早高举“尊王攘夷”大旗的历史名人是

    A.楚庄王 B.秦孝公 C.晋文公 D.齐桓公

  • 3、“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重大倡议和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 秦始皇   B. 张骞   C. 汉武帝   D. 班超

  • 4、西汉灭亡的时间是

    A.公元9年

    B.公元25年

    C.公元184年

    D.公元200年

  • 5、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天宝危机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朱温灭唐

  • 6、工匠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宋代留存下的许多卓越经典的手工业产品展现了工匠的高超技艺,以下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A.

    B.

    C.

    D.

  • 7、建立西晋,结束三国鼎立分裂局面的是

    A司马昭

    B司马炎

    C司马睿

    D司马懿

     

  • 8、下列有关从公元前21世纪到秦朝统一前我国王朝更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夏-商-西周-东周

    B.夏-商-东周-西周

    C.商-夏-东周-西周

    D.商-夏-西周-东周

  • 9、在讲授某史事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三个关键信息,对该史事描述正确的是(       

    A.爆发原因是秦的暴政

    B.最终取得胜利并推翻秦王朝

    C.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大起义

    D.领导者是刘邦和项羽

  • 10、卷尖是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的地方传统名菜,因为外皮是用鸡蛋摊成的薄饼卷的,色泽金黄,所以卷尖又称为“黄袍加身”。当然这一名称的由来还跟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有关,你觉得最有可能是以下四位中的哪一位

    A.

    B.

    C.

    D.

  • 11、春秋时期,对促进民族交融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A. 兼并战争   B. 铁器的使用   C. 各国兴修水利   D. 商业的兴旺

  • 12、宋元时代特征(  )

    A.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D. 近代前夜的危机

     

  • 13、西汉是继秦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建立者和建立时间是(   )

    A. 汉高祖、公元前202   B. 汉高祖、公元202

    C. 汉文帝、公元前207   D. 汉景帝、公元207

     

  • 14、下图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农民起义的情景。图中的农民领袖挥臂呐喊的豪言壮语应是

    A.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B.为政以德,道之以政

    C.民为贵,君为轻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15、“大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赛龙舟、吃粽子是流传最广的习俗,还会给儿童戴五彩丝,企盼驱恶免疾。”材料反映的中国传统节日是

    A.春节

    B.端午节

    C.清明节

    D.中秋节

  • 16、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关于如何治理国家,法家主张

    A.实行“仁政”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 17、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史前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下列不属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的是(     

    A.农作物的种植

    B.家畜饲养的出现

    C.磨制石器的发展

    D.雕刻技术的产生

  • 18、“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中的“秦王”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统一下列史实与之不符的是

    A. 实行分封制和承相制   B. 统一度量衡和文字

    C. 发展交通,修筑长城   D. 首创皇帝制度

  • 19、以下文物或模型可以从侧面反映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是(  )

    A.

    B.

    C.

    D.

  • 20、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大明历》

    D.《兰亭集序》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在诸侯争霸时,以“尊王攘夷”名义进行征战的诸侯是_________

     

  •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答案。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

    (3)项羽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是______

    (4)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是______

    (5)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采取的政策是______

    (6)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______

  • 23、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

  • 24、周武王时,得到吕尚、__________等人的辅佐,周部族日益强盛;秦始皇派大将__________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 25、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修建了______,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 26、(题文)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_________,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_

  • 27、把与历史事件有联系的答案代号填入答题卷表格的相应位置

    1李斯 2吕尚 3犬戎 4墨子 5董仲舒 6韩非 7李冰 8盘庚 9蒙恬 10楚庄王

    事件

    辅助周武王

    提倡节俭

    以法治国

    迁都到殷

    制小篆

    灭西周

    罢黜百家

    修都江堰

    春秋霸主

    修长城

    代号

     

     

     

     

     

     

     

     

     

     

     

     

  • 28、填空题: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   的局面。清朝通过(   的推行,加强了思想控制,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 29、绘画

    (1)题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_________占了主要地位。同时,由于山水诗的增多,_________开始形成。

    (2)代表: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流传下来的作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均为摹本。

  • 30、西汉初经过70年的休养生息,出现了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局面,史称________。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再次出现安定局面,史称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170万年前 北京人 建立夏朝

    70万至20万年前 河姆渡原始居民 祖国境内最早人类

    7千年前 炎帝、黄帝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约四五千年前 种植水稻

    约公元前2070   元谋人 在涿鹿大败蚩尤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北宋初期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秦朝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有着极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以“大秦帝国的兴衰”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商鞅能令政必行】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鞅

    (1)材料一表明商鞅的什么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在政治方面的内容,并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秦王雄才国统—】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2)材料二中的“秦王”指的是谁?他完成“扫六合”的时间是哪年?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秦统一中国有什么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揭竿而起秦覆亡】

    材料三

    (3)材料三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