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其具体体现为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建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2、如下图相传为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其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
A.通过互派使者维护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B.通过和亲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C.凭先进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
D.采用册封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朝
3、(原创)元朝时期,在西南和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 )
A. 行省制 B. 郡县制 C. 土司制度 D. 和亲制度
4、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看到的情境是:
A.岳飞在郾城打败金军
B.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C.许多读书人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
D.你和你的朋友晚上可以出来吃点夜宵
5、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从此之后,士接受的教育是( )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6、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
A.创办学堂 B.公车上书 C.学习西方 D.颁布诏书
7、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能代表我国古代青铜器高超制作工艺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8、“中华”一词出现于()
A. 先秦时期
B. 民国时期
C. 隋唐时期
D. 魏晋南北朝时期
9、公元前346年的新年,秦国一个老人的四个儿子回到家中,老大说他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说他因勤于耕作被免除徭役,老三将自己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老四说他因经商致富得到政府奖励。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这四个儿子中谁的话与当时的事实不符?( )
A.大儿子
B.二儿子
C.三儿子
D.小儿子
10、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元朝,管辖今天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是( )
A. 枢密院 B. 行中书省 C. 中书省 D. 澎湖巡检司
11、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12、北宋初年,四川用铁钱,由于铁钱较重,流通很不方便,商人发行了一种纸币,代替铁钱流通,这是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早纸币。这是( )
A.会子
B.交子
C.圆形方孔钱
D.五铢钱
13、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4、观察下列图示,判断图示中促成“两种变化”的是( )
A.阿骨打
B.成吉思汗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15、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黄帝炎帝的部落联盟
16、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决定因素是
A.建造房屋
B.原始农业的出现
C.使用磨制石器
D.原始手工业出现
17、以下是某班学生课下搜集的河南历史遗存的图片,你认为他要研究的主题是( )
A.灿烂的青铜文明
B.悠久的天文探索
C.建筑艺术的辉煌
D.科技成就的先进
18、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很多官员自保平安的经验是:不与别人有文字往来,凡没用的文稿一定要烧毁。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行省制度的影响
B.八旗制度的影响
C.文字狱的影响
D.八股取士的影响
19、1689年,通过平等谈判,划定中俄边界的第一个条约( )
A.澶渊之盟
B.《尼布楚条约》
C.《瑷珲条约》
D.《南京条约》
20、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C.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
D.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21、列举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元的建立者及民族完成下表: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朝代。
(1)科举制创制于——________
(2)火铳诞生于——________
(3)火药发明于——________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
(2)导致西晋从此衰落的的事件是________。
(3)公元383年,东晋的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场战役是________。
24、经济重心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到____最终完成。
25、下图是《隋朝大运河图》,请写出图中A、B 、C所代表的重要古地名: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26、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代表有山西大同的________石窟和河南洛阳的________石窟。
27、元朝关汉卿的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_》。明朝后期汤显祖的代表作是昆曲《__________》。
28、《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9、由河姆渡文明可以看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的国家。
30、将朝代的代号字母按先后顺序排列填入空内。
A.西周 B.秦 C.夏 D.南北朝 E.三国
→商→ →春秋→战国→ →汉→ →西晋→ 。
31、连线题:将下面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连线(8分):
退避三舍 楚庄王
问鼎中原 项羽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
破釜沉舟 晋文公
32、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每年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硝烟已成往事,但历史却不容忘记。回顾近代中日两次战争,请回答:
(1)写出示意图中A、B、C、D处的事件名称。
(2)列举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各举2例)
(3)中日两次战争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李白《古风》
材料二:
材料三:秦朝疆域图。
(1)材料一中李白这首《古风》诗中的“秦王”是谁?该诗歌主要赞颂了他哪方面的功绩?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采取的哪项措施?当时秦朝在经济上还采取了什么类似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写出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点。
(4)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实行怎样的统治措施?
(5)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