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汉书孝献帝纪》中记载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一次战役:“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于乌林、赤壁。”该战役( )
A.发生于公元2世纪初
B.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C.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D.实现了长江以北地区统一
2、学完宋朝历史后,某同学将如下三幅图片归为一类,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宋朝商业发达
B.宋朝科技领先世界
C.宋朝印刷术发达
D.宋朝绘画艺术高超
3、184年,东汉末年爆发了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喊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这次农民起义的领袖是( )
A.陈胜
B.项羽
C.刘秀
D.张角
4、她被宋庆龄评为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是哪一朝代的帝王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A.解除将领对军队的控制权
B.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C.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设置通判
D.实行募役法
6、有一位北方朋友,他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他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A.《缀术》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黄帝内经》
7、“他一心治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 ”他是( )
A.尧
B.舜
C.鲧
D.禹
8、线索归纳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小英同学在学习“东汉的兴衰”一课后,制作了如下知识卡片,其中空白处应填写
东汉兴哀 建立:公元25年刘秀称帝 兴盛:“光武中兴” 衰败:外戚宦官专权 瓦解:________ |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黄巾起义
D.八王之乱
9、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还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这说明北魏统治者( )
A.主动进行文化认同
B.积极改造中原文化
C.追求自我意识觉醒
D.竭力宣扬偶像崇拜
10、蒙古民族“以相互敌对关系存在着的各个小群的游牧民,突如其来成为席卷整个亚洲,合流于军事政治的完整体”。据此分析成吉思汗的功绩( )
A.统一蒙古草原
B.实现中国统一
C.建立欧亚帝国
D.统一整个亚洲
11、“直自如话,通俗易懂这是人们对谁作品的评价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商隐
12、据史书记载,大风天“以火箭射城外茅屋,延及官军营”,死者约300人。这一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3、2015年5月5日,纪念“元谋人”化石发现50周年大会在元谋人博物馆召开。下列关于元谋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 B. 能够制作工具
C. 懂得使用火 D. 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是最高古人类
14、《汉书》记载,西域胡商来到中原是因为“其欲贾市为好”。当时,西域物品在中原地区非常受欢迎。这反映出( )
A.中原传入西域的主要是地方特产
B.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
C.西域传到中原的主要是技术
D.丝绸之路改变了经济结构
15、《尚书》载,“民”已经成了受“天”庇护的政治主体,“民”意即“天”意,“君”不安民、养民,则会受到“天”的惩罚。这表明《尚书》倡导的是
A.“民本”和“法治”
B.“民本”和“德治”
C.“仁政”和“民主”
D.“法治”和“德治”
16、东汉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一“局面”被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百家争鸣”
D.七国之乱
17、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下列属于的是( )
①施行“推恩令” ②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设立军机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8、《秦王破阵乐》歌颂的是谁( )
A. 秦始皇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9、以下归纳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你认为哪一个不符合题意?
A.社会动荡
B.制度变革
C.思想学术繁荣
D.民族交融
20、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人
21、为了现固疆土,西周实行了_______;秦朝_______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2、战国时期最杰出的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
23、分封制逐步瓦解: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_________,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___________,由此加强________________。
24、南朝政治的表现:宋武帝、________在位的30余年时间里,社会比较安定,但梁武帝时,政治日益败坏。
25、填空题。
(1)春秋时期, 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成为春秋首霸;战国时,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
(2)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秦长城的范围是西起 ,东到 。
(3)世界上最大青铜器是 ,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的是 。
26、_____ (朝代)时,海上交通范围有了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明成祖称帝后,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派_____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27、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______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南朝时的______,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28、 年, 称帝代魏,建立晋朝。
29、此人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后来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_________
30、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尊奉________和________为人文始祖。
31、①孔子 A.休养生息
②刘邦 B.有教无类
③嬴政 C.派人赴台湾
④孙权 D.统一文字
32、列举两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两个。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是我国古代的一句谚语。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谚语应是何时出现的?
(2)材料二的说法是从何时出现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从材料一、材料二看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4)简要说说出现材料一、材料二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