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党中央把农历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以下属于黄河流域农耕文明成果的是
①人面鱼纹彩陶盆 ②干栏式房屋 ③稻谷遗存 ④半地穴式房屋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唐朝诗人孟郊的诗作“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描述了他登科后骑着马在京城游街时那种志得意满的情景。与这一事件有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3、“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材料表明澶渊之盟( )
A.使得宋朝财产损失重大
B.便于西夏获得巨大利益
C.促进宋辽间的经济交流
D.导致宋辽隔阂完全消除
4、赵匡胤为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采取的措施是( )
A.派文臣担任地方官
B.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C.设大都督府
D.设太尉
5、“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是( )
A.
B.
C.
D.
6、东汉中后期皇帝年幼即位,政治混乱,社会动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外戚、宦官专权 B.地方封国叛乱 C.北方少数民族威胁 D.农民起义不断
7、下列连线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保机——-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商鞅变法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的开辟
9、下面两幅图说明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态度分别对应是
A.禁儒、崇儒
B.崇儒、禁儒
C.都是崇儒
D.都是禁儒
10、2020年袁隆平海水稻亩产稻谷再破千斤,粮食产量实现高位增产。下面哪个遗址中可以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依据( )
A.山顶洞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元谋人遗址
11、《隋书》中记载: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征调河北民工一百多万,因当时“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漕运”。引沁水南通黄河,北至涿郡,全程二千余里。 引文所指的渠是隋朝大运河的哪一段?
A.邢沟
B.通济渠
C.永济渠
D.江南河
12、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汉代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
A.马来半岛西南端 B.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C.中南半岛东南端 D.马六甲海峡
14、下表有关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 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 | 儒家 |
B |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 | 道家 |
C | 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 墨家 |
D | 中央集权的法制派 | 法家 |
A.A
B.B
C.C
D.D
15、根据“台湾府”“驻藏大臣”“金瓶掣签”“伊犁将军”四个关键词,可以提炼出最为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D.封建王朝的对外关系
16、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或字,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朝时期
D. 汉朝时期
17、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其目的是为了( )
A.保护天子地位
B.解决内部矛盾
C.增加国家赋税
D.稳定政治局势
18、汉高祖,汉文帝和汉景帝共同采取过的治国措施有( )
A.释放奴婢为平民
B.兵皆罢归家
C.以德化民
D.轻徭薄赋
19、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20、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骄傲的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这主要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A. 创造了人类
B. 他们联合打败了蚩尤
C. 他们之间曾经进行战争
D. 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1、1951年,以____为代表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2015年,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会面,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2、东汉时期,_______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便利了文化的传播;_________________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23、主张:老子是______后期楚国人,______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典籍。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老子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_”。
24、西汉文景时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治世局面,史称“__________”;东汉初期,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史称“__________” 。
25、填空题: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_________,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_________。
26、西汉初年,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______”的政策。
27、南朝概况:南朝是420-589年在南方出现的___、齐、梁、____四个王朝的总称。
28、唐朝后期,起义军在____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____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了城内,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29、唐朝纺织业中,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30、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________
31、问鼎中原 春秋首霸
长平之战 晋楚争霸
尊王攘夷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孔子
因材施教 秦赵争霸
32、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1)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2)唐末农民起义——
(3)岳飞抗金的典型战役——
33、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者,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残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大道之行者……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1)材料一的这段材料讲的是什么社会时期的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为能”的办法历史上叫作什么?请举出一个例子说明。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是谁建立的?建立的时间是?
(4)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哪一制度有关?
(5)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