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编演电视剧《秦始皇》,秦始皇要在中央设置官职,应该不包括。
A.丞相
B.刺史
C.御史大夫
D.太尉
2、下列古迹中最能体现鉴真对日本佛教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建筑是
A.大昭寺
B.那烂陀寺
C.唐招提寺
D.大明寺
3、四川绵阳是一座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留下了蜀国的许多遗址和故事。下列有助于了解这一时期社会情况的文学作品是( )
A.《水浒传》
B.《西游记》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4、我国古代有一部集周秦至北魏农业生产知识之大成的总结性著作。作者贾思勰搜集了丰富的文献和农谚,访问老农,并经过实地观察和亲身实践之后写成此书。这部书是( )
A.《齐民要术》
B.《大明历》
C.《史记》
D.《兰亭集序》
5、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北宋与西夏的和议
B.当时北宋的皇帝是宋太宗
C.是南宋与金的和议
D.此后很长时间两者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6、下列关于“文景之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社会比较安定
B.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C.劳动人民摆脱了剥削
D.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注意法纪
7、由CCTV纪录频道首播的专题片《帝国商行》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已逐渐不为今人所知的商人群体。他们曾经营了大清王朝全盛时期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一度在中国中西贸易的舞台上非常活跃。纪录片中所涉及到的城市应是
A.北京
B.南京
C.广州
D.上海
8、从如图历史纪年表中可以直接获取的信息有( )
A.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朝代
B.秦朝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C.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D.宋齐梁陈是同时并立的政权
9、一提到中国,人们都说:“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那么,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是( )
A. 秦 B. 汉 C. 商 D. 夏
10、“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引文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A.晋文公
B.楚庄王
C.秦穆公
D.越王勾践
11、西藏位于美丽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管理西藏地区,元朝政府设置的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澎湖巡检司
C.北庭都元帅府
D.宣政院
12、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
A.这里是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的发现地
B.这里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发现地
C.这里发现了大型原始聚落遗址
D.这一遗址在我国首都北京境内
13、明长城东起( )
A.阳关遗址 B.山海关 C.嘉峪关 D.鸭绿江
14、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 )
A.东晋——前秦 B.西晋——东晋 C.前秦——西晋 D.前秦——北魏
15、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①开凿灵渠
②巨鹿之战
③楚汉之争
④建立张楚政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6、清朝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是在( )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乾隆时期
D.雍正时期
17、《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下列关于“少典之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他教民开垦耕种
B.他制作陶器发明纺织
C.他制作乐器琴瑟
D.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18、宋政府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它指定地点,由中央掌管。这一措施的政治作用是( )
A. 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 B. 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C. 防止农民起义 D. 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
19、浙江绍兴建有一座大禹陵,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
A.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C.教人耕种与医药
D.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20、认真吸取隋亡教训,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并从谏如流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1、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两宋之交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代表作有《如梦令》。曹雪芹创作的《______》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2、公元前209年,_______和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在_______爆发。
23、唐朝后期,人民不断发动大规模起义,起义军在____带领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960年,后周大将____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24、唐朝商业十分繁荣,贸易往来频繁,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大都会。
25、含义: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________和牛、羊等________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代和西周甲骨,至今已超过16万片,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单字约4500个,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
26、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_____,是为了防御____________南扰。
27、司马光的《_______》与司马迁的《_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28、“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描述的是西周的________制度。
29、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南宋有一些文臣武将十分爱国,其中比较有名的是:___________抗金,___________抗元。
30、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____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____。
31、将下列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水经注》 司马迁
《伤寒杂病论》 王羲之
《道德经》 郦道元
《史记》 老子
《兰亭集序》 张仲景
32、列举战国时期三次主要战役
33、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灰烬、兽骨和树籽等。
(1)材料一说明北京人已经会用火,火的作用有哪些?
材料二: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进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秦始皇本纪》
原文大意;在天地和东南西北之间都是皇帝的土地,西边到沙漠,南边到岭南,东边是东海,北边过了大夏,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
(2)材料二说明什么问题?什么事件为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秦朝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把什么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材料四:公元前 213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史官烧掉记裁奏国以外各国历史的史书。民间除了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及"博士官所职"之外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著作、一律烧毁。第二年、成阳的一些方士、书生行骗,或在背后"道古害今"、攻击新政,指责秦始皇"贪于权势""乐以刑杀为威"。秦始皇知道后,派人追查,活埋了400多人。
(4)材料四反踪了泰始皇采取的什么措施?根据材料四指出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
材料五: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5)根据材料五,指出汉武帝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由此你可看出汉武帝推崇什么样的思想?
材料六: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6)根据材料六,指出现代化国家的治国方略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