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晋文公称霸
B.楚庄王称霸
C.勾践称霸
D.齐桓公称霸
2、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能体现各民族以及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
A. 绘画 B. 书法 C. 石窟 D. 诗歌
3、禹,后世尊称大禹。大禹曾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最大的功绩是
A.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B.实行禅让制
C.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D.治水英雄
4、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更改名号,号称“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秦王嬴政的做法( )
A.打击了战国君主的威严 B.保证了秦国统治的延续
C.限制了丞相权力的行使 D.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5、利用如下图所示方法对某一数值进行精确计算的科学家是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祖冲之
6、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江南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B.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 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D. 江南战乱少,社会安定
7、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证,下列文物不能反映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是
A.
B.
C.
D.
8、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的清朝皇帝是
A.顺治
B.康熙
C.雍正帝
D.乾隆帝
9、北魏孝文帝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这些措施
A.遭到鲜卑贵族反对,改革毫无成效
B.推动鲜卑族的汉化,促进民族交融
C.淡化“胡”、“汉”观念,彻底消除了民族隔阂
D.严重削弱了北魏的实力,不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
10、下列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均为少数民族建立的一项是( )
A.元、清
B.宋、蒙古
C.隋、宋
D.隋、元
11、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A.刘邦、项羽起义 B.黄巾起义 C.祖邀北伐 D.陈胜、吴广起义
12、北京人使用的劳动工具主要是( )
A. 打制石器 B. 石器和铁器
C. 磨制石器 D. 石器和骨器
13、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整理出以下史实:元朝设置宣政院、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如果要给他们的研究确定一个主题,应该是( )
A.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文化的繁荣与昌盛
C.机构的设置与变化
D.对外的联系与交往
14、我们研究元谋人等远古人类的历史,主要依靠( )
A.化石 B.远古传说 C.文献资料 D.文学作品
15、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是
A.西域都护 B.昭君出塞 C.凿空 D.甘英使大秦
16、下图的物品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的名称是( )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毛公鼎 D. 勾践剑
17、“明亮的月光,照在荒漠高原,河流傍着山,思念化成泪,山的另一旁,悠悠梵音响,布达拉宫,穿越来世情感,浩荡的车帐,正给谁做嫁妆,热闹地奏响,把孤单埋葬,大唐的辉煌,吐蕃的蛮荒……”材料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
A.昭君出塞
B.文成公主入藏
C.澶渊之盟
D.郑和下西洋
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南北分裂混战时期,这一时期北方经历了十六国、北魏、东魏、西魏、北周等政权;南方则是宋、齐、梁、陈更替,历史上统称为“南朝”。其中南朝每个政权都以下列的哪个城市为都城( )
A.北京
B.西安
C.洛阳
D.南京
19、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这一观点出自( )
A. 《论语》 B. 《孙子兵法》 C. 《道德经》 D. 《金刚经》
20、“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唐朝高僧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下列是关于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他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非常顺利的到达了日本 ②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③他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④他只潜心研究佛经而不过问其他领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________。我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从________开始的。
4战国时期,蜀郡郡守李冰修建了________,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________”。
22、唐朝实行 ______的民族政策。 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是______。
23、《( )》是元末明初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施耐庵,书中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是( )的《红楼梦》。
24、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 大败金军。著名词人 在年轻时也参加过抗金斗争。
25、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2)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 。
(3)唐朝著名诗人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
(4)唐朝著名诗人中被称为“诗圣”的是 。
(5)《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
26、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非常颜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政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
(1)唐朝发明并推广了重要的生产工具,其中________可自如控制入土深浅,适于精耕细作。
(2)唐朝的纺织业品种繁多,丝织水平最高,其中____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27、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尊奉________和________为人文始祖。
28、战国七雄是指齐、楚________、燕、赵、魏、韩这七个势力较强的诸侯国。
29、____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________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30、1644年,黄巢率军攻进北京城,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了。错误:( )改正:( )
31、配伍填空:请将内容相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阿骨打 ( )陈桥兵变
B李春 ( )赵州桥
C李白 ( )画圣
D吴道子 ( )诗圣
E杜甫 ( )诗仙
F赵匡胤 ( )戏剧家
G寇准 ( )郾城大战
H岳飞 ( )金太祖
I元昊 ( )大夏皇帝
J汤显祖 ( )澶州之战
32、根据要求列举
(1)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霸的是___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___________
(3)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___
(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_____
(5)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的石窟艺术除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外,还有河南洛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 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人,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王斯德《中国历史》
材料三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
(1)根据材料一,归纳管仲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有哪些改革措施?
(3)有人说“商鞅变法失败了”,也有人说“商鞅变法成功了”。说说你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
(4)根据材料四,概括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