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昆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古人类学家对元谋人作了如下科学描述:“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得出这一结论应当依据(       

    A.化石

    B.史书记载

    C.口头传说

    D.当时文字记载

  • 2、下表反映的主题是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社会矛盾的加剧

    C.反抗侵略的斗争

    D.对外交流的频繁

  • 3、西晋以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A. “五胡”内迁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前秦统一北方

    D. 北魏建立

     

  •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B.适者生存

    C.国家数量减少

    D.逐渐趋于统一

  • 5、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夏代的起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起始年距今年(公元2019年)时间为:

    A.5000年 B.4089年 C.4088年 D.2014年

  •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句话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的思想

    B.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C.孔子“仁”的核心思想

    D.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

  • 7、中国在抗疫期间,治疗新冠肺炎采取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在我国汉代中医学就有“治未病”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A.张仲景

    B.扁鹊

    C.华佗

    D.神农氏

  • 8、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西汉的史实中,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B.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

    C.班超在西域经营30年

    D.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 9、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如图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更迭示意图的一部分,相应方框①内应填入

    A.汉朝

    B.明朝

    C.五代十国

    D.清朝

  • 10、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的中心点是(  

    A.长安

    B.涿郡

    C.江都

    D.洛阳

  • 11、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 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这种情况反映出的问题是( )

    A.诸侯争霸 B.王室衰微 C.经济发展 D.天下一统

  • 12、都江堰水利工程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有关对该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防洪、灌溉并举,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

    ③具有科学性,并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

    ④破坏了生态平衡,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 1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平定蚩尤乱。”文中的轩辕是指(  

    A. B. C.黄帝 D.炎帝

  • 14、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河姆渡居民——骨耜

    B.半坡居民——骨哨

    C.黄帝——创造文字

    D.炎帝——制作衣裳

  • 15、鲁迅认为,武帝时文人,文莫若司马迁。这一认识是基于司马迁撰写了

    A.《诗经》

    B.《春秋》

    C.《论语》

    D.《史记》

  • 16、明清时期,中外交往表现为暴力冲突与和平往来。下列四个历史事件中,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 17、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建立了隋王朝

    B.重用人才,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开创了“贞观之治”局面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开元盛世”的全盛时期

  • 18、西汉是跨公元前后的朝代,公元前202年建立,公元9年灭亡,西汉存在了(       

    A.211年

    B.210年

    C.222年

    D.223年

  • 19、“又东十字大街……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材料可用来佐证(     

    A.东京汴梁成为国际大都市

    B.民间的娱乐场所已经兴起

    C.商业贸易不再受时间限制

    D.商业行为不再受官府管辖

  • 20、秦朝重视法制建设,现今出土的“岳麓秦简”“云梦秦简”和“里耶秦简”中可以看到律名相当、内容相关的法律条文。据此可知(     

    A.秦朝已经实现了依法治国

    B.出土的不同秦简可以互证

    C.秦朝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

    D.秦朝的法律条文名目繁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公元前___________年,周平王迁都___________,史称东周。东周前期称为___________时期,后期称为___________时期。

  • 2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______时期出现的______

  • 23、《宋史·高宗本纪》记载:“是月……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该段史料记载的是( )

    A. 宋元和议   B. 宋辽和议   C. 宋夏和议   D. 宋金和议

     

  • 24、唐朝出现的两种生产工具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 25、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 ______(政权)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439年,______(政权)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 26、1661年,郑成功率兵从_____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把敌人包围在__________两个据点中。1662年8月,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归祖国。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

  • 27、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把都城迁到 ______494,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到______

  • 28、西汉伟大的史学家____,用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不朽的纪传体通史《________》。

  • 29、西周的都城在______;东周的都城在______。西周的疆域比商朝进一步扩大。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朝实行了______

  • 30、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古人类是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

    (   )退避三舍 a. 原古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   )纸上谈兵 b .牧野之战

    (   )阵前倒戈 c.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 )刀耕火种 d.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 )卧薪尝胆 e.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 )问鼎中原 f.春秋时楚庄王挥师北上到洛邑,并打败晋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一位即可)-------

    (2)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3)领导了大泽乡起义(一位即可)--------

    (4)230年,率领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5)建立西晋,统一全国-------

    (6)北魏的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宋元时期,经济繁荣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三:这些货币用同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

    (3)材料三中纸币叫什么?最早出现于北宋哪一地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