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盘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诗句中的“胡”指的是(     

    A.古代我国西部和北部民族

    B.野人

    C.吐蕃人

    D.高丽人

  • 2、在历史短剧《商鞅舌战守旧群臣》中,商鞅有下列几句台词。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农户,免除徭役

    C.旧贵族的特权继续保留,还可以世袭

    D.新的县令由国君任命

  • 3、某思想家提出“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该思想家所代表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 4、“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的歌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A.炎黄部落打败蚩尤

    B.制定历法,称“夏历”

    C.禅让制的实行

    D.夏王朝的建立

  • 5、《史记 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授权舜”。这一记载反映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   )

    A. 世袭制 B. 奴隶制 C. 选举制 D. 禅让制

  • 6、历史上的每个时期都有其时代特征。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7、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     

    A.奴隶制度形成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争霸兼并不断

  • 8、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伏羲、女娲 B.蚩尤、女娲 C.炎帝、黄帝 D.尧、舜

  • 9、在2022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通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树立正 确的文化观”。宋词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其风格在两宋中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 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边境贸易激化社会矛盾

    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 10、我国古代有个画家因画技高超被誉为“画圣”,这位画家是(     

    A.张择端

    B.阎立本

    C.吴道子

    D.赵孟頫

  • 11、有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等国,下列种植粟的原始人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 12、班固在《汉书》中写到: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这表明他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统治 B.为长期统一莫定基础

    C.建立了第一个多民族国家 D.百姓得到了安定环境

  • 13、下列作家与其代表作品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皮日休――《汴河怀古》

    B.刘禹锡――《百花行》

    C.杜甫――《垂老别》

    D.李白――《不第后赋菊》

  • 14、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①炎帝 ②黄帝 ③蚩尤 ④禹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 15、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结束三国时期,实现短暂统一的朝代是

    A.北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 16、《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其作者是

    A苏轼

    B郭守敬

    C赵孟頫

    D张择端

     

  • 17、下表观点为对澶渊之盟的评价,由此可见(     

    观点

    观点来源

    锐旅怀忠节,群胡窜北荒。坚冰消巨浪,轻吹集嘉祥。维好安边境,和同乐小康。

    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撰《北征回銮诗》

    不为长久之计,而用最下之策

    苏轼《东坡应诏集》卷一策略二,作者为北宋中期文学家、高级官员

    以屈辱换取苟安

    历史学家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出版于1941年

    对辽宋关系既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

    历史教授赵永春的论文,发表于2008年

    A.认识历史并没有确切定论

    B.时代背景决定了历史评价

    C.时代和立场影响历史认识

    D.观点越新历史评价越客观

  • 18、我国今天新疆地区发现楼兰古国遗址,在汉朝时这里属于什么地区?( )

    A.吐蕃 B.安息 C.大秦 D.西域

  • 19、“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性,学汉语,穿汉衣,与汉族通婚。”材料中的内容促进了

    A. 民族的融合

    B. 秦国战斗力

    C. 北魏经济发展

    D. 北魏的迁都

  • 20、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化水害为水利的跨世纪工程,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兴建的下列工程中,具有同样性质的一项是

    A.都江堰 B.长城 C.灵渠 D.大禹陵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图说历史:

    (1)图一是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某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这一原始居民是   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圆形房,主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2)图二是   ,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朝时期青铜器的代表。

    (3)图三所示人物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   ”的学说。它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受宠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4)图四是我国最早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

    (5)图五是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的   农具,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己使用   ,它的使用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 22、______(人物)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清代曹雪芹的《______》,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

  • 23、宋朝统治者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____(皇帝)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为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陆续在地方各地设置____一职。

  • 24、公元前2070年,____朝建立,是我们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 2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一位抗元英雄的豪迈慷慨之作,他是____

  • 26、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______遭到浩劫。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______的局面。

  • 27、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________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________的境地。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 28、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请根据提示内容填空。

    (1)伟大思想家孔子的思想被辑录成的书是:_____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

    (3)东汉张仲景撰写的发展中医学理论的医书是:_____

    (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

    (5)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代表作品是:_____

  • 29、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______进行决战,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公元208年,曹操和孙权、刘备在______激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30、淝水之战

    1.时间、对象、结果:383年,________________交战于淝水,东晋获胜。

    2.影响: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________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以后,________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将下列人物及其成就连线

    司马光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资治通鉴》

    毕昇      活字印刷术

    杜甫      《窦娥冤》

    关汉卿     诗圣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明代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2)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读图明史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谁?拜别哪位皇帝?他最早几次出使西域?

    (2)图二中这条路线被后人称为什么?汉明帝时又派遣谁再次出使西域,镇抚西域各国,西域与汉断绝65年的关系至此恢复?

    (3)这条路线上经过的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为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辖?

    (4)结合图二,请完成这条路线图。

    _____出发,穿越河西走廊,经____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_______

    (5)通过这条路线,请列举出中原与西域互传的物种各两例。

    (6)谈谈你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