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阿拉尔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西周初年,宗亲周公旦被封在参与叛乱的商朝旧部故地——奄,建立鲁国;功臣姜尚被封在敌视周的东夷人故地——营丘,建立齐国。这表明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     

    A.拓展疆域

    B.控制地方

    C.奖赏功臣

    D.笼络宗亲

  • 2、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 元谋人

    B. 半坡居民

    C. 北京人

    D. 河姆渡人

  • 3、西晋末年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潮,其迁徙的主要方向是(  )

    A. 向东   B. 向西   C. 向南   D. 向北

  • 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

    A.南方古猿

    B.元谋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 5、商王朝的国家体制是 ( )

    A. 内外服制度   B. 分封制   C. 中央集权制   D. 郡县制

     

  • 6、对秦汉时期时代特征表述最恰当的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7、西晋的建立者是

    A.司马炎

    B.司马昭

    C.司马睿

    D.司马懿

  • 8、孝文帝改姓为元,带头纳汉女为妃;对30岁以下仍说胡语的官员降爵黜官。这些措施

    A.削弱了北魏统治基础 B.推动了北魏统一全国

    C.促进了南北民族交融 D.阻碍了中原社会发展

  • 9、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完善,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处于发展黄金时代的是(   )

    A. 辞赋   B. 诗歌   C. 词曲   D. 小说

  • 10、《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曰齐。”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 11、楚霸王项羽——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阪泉之战

    D.巨鹿之战

  • 12、西晋时期,荆州刺史石崇靠抢劫外地商人而积累了万贯家财,被调至京城做卫尉,大肆挥霍。晋武帝的舅舅王恺也极力铺张浪费,想办法与石崇比富。王恺得到一株珊瑚十分得意,拿到石崇家,石崇拿出六七株送给王恺,王恺自叹不如。据此判断,西晋王朝统治阶层的特征是(     

    A.横行暴政

    B.穷兵黩武

    C.骄奢淫逸

    D.德才兼备

  • 13、“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这种办法实行的顺序是

    A.尧→舜→禹

    B.尧→禹→舜

    C.舜→尧→禹

    D.禹→尧→舜

  • 14、下图这组与牛有关的文物反映出汉代(     

    A.绘画技巧的成熟

    B.造纸技术的改进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农耕技术的发展

  • 15、为镇压黄巾起义,加强对地方统治,东汉王朝改刺史为州牧,统领地方事务,使得州牧势力膨胀,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最终导致( )

    A.三国鼎立局面 B.西晋短暂统一

    C.农民起义 D.加强对地方统治

  • 16、法律制度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是

    A《贞观政要》 B.律》

    C.《唐律疏议》   D.《大秦律》

     

  • 17、孙中山曾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

    A.黄帝

    B.炎帝

    C.尧

    D.舜

  • 18、“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 19、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下列观点不属于其教育思想的是(  

    A.学而时习之

    B.因材施教

    C.天时不如地利

    D.温故而知新

  • 20、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人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这首诗嘲讽的是隋朝的灭亡。隋朝速亡的重要原因是

    A.隋炀帝三次征辽东

    B.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隋炀帝奢侈腐败的残暴统治

    D.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汉语中的一些成语出自一些历史事件(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请把相关成语的字母填入相应的括号。

    A.阵前倒戈B.退避三舍C.破釜沉舟D.纸上谈兵E.围魏救赵F.卧薪尝胆

         )牧野之战(     )晋楚之争(     )吴越争霸

         )桂陵之战(     )长平之战(     )巨鹿之战

  • 22、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

    为“________

  • 23、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________和善断大事的________做宰相,还重用敢于直言进谏的________,将一大批人才汇聚到他的麾下。

  • 24、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在____被叛军杀死,隋朝宣告灭亡;同年,____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 25、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朝代。

    (1)科举制确立的朝代——

    (2)安史之乱发生在——

    (3)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 26、汉武帝接受______(人物)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东汉时,宦官______(人物)改进造纸术,促进了文化传播。

  • 27、东汉中后期以后,外戚、_____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他的儿子晋惠帝在位时,爆发了“_____”,西晋从此衰落。

  • 28、泱泱中华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面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成语是语言文化的精华,春秋时期,与“问鼎中原”有直接关系的一位霸主是______;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新儒家”、“儒学复兴”等现代、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对中华民族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西汉武帝时期的下图中的人物花了18年的时间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_》,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我国古代的一部数学名著是《______》,它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思想相对自由,清谈之风盛行,表现出独特的文化色彩。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是______;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______》,在世界农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石窟艺术体现了这一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其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______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 29、三过家门而不入,悉心治水的著名历史人物是______

     

  • 30、汉武帝在长安兴办________,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相应的序号完成下列搭配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内容。

    (1)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列表法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之一。贝贝同学学完第10课“秦王扫六合”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后,决定设计一张表格,对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史实(见下面),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应如何完成?(主要史实只需将相应字母代号填入设计的表格中即可)

    A:在长安兴办太学 B:焚书坑儒 C: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E:统一货币、度量衡 F:统一文字

    G: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H: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比较

    人物

    措施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思想文化方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