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见两尊铁铸跪像,十分惭愧地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位读书人作如此感慨是因为( )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卫青抗击匈奴
C.蒙恬反击匈奴
D.秦桧谋害岳飞
2、牛是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重要劳动力。据史料记载,唐开元十三年,官府养牛五万头, 全国民间养牛更是不计其数,一般百姓几乎达到一户一头牛的标准,还产生养牛大户, 有的养牛大户饲养100多头牛。这一现象推动了哪一局面的形成( )
A.贞观之治
B.庆历新政
C.开元盛世
D.苏湖熟,天下足
3、古代象牙雕刻是珍贵的艺术品,为保护动物,2017年12月31日,中国全面禁止象牙贸易。中国最早的这类雕刻艺术品起源于
A.半坡原始居民 B.北京原始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4、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A. 玄奘
B. 鉴真
C. 崔致远
D. 马可·波罗
5、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国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B. 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6、为了响应创建新型农村的号召,小张准备到书店买书认真研究如何科学种田,你给他推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
A. 《九章算术》 B. 《伤寒杂病论》
C. 《神农本草经》 D. 《齐民要术》
7、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
A.开创“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B.开辟丝绸之路
C.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8、关于辽宋、宋夏及宋金等和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少数民族政权都向宋王朝称臣
B.客观上有利于边界生产与贸易
C.从此彻底结束了双方武力对抗
D.是宋朝软弱的表现应完全否定
9、三国时期,加强大陆与台湾地区联系的是( )
A.魏
B.蜀
C.吴
D.西晋
10、下列哪一措施不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 )
A.改革土地制度
B.奖励军功
C.建立县制
D.建立分封制
11、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A.藩镇割据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靖康之变
12、北宋科举制度禁止大臣推荐,下令公开参加考试选拔,殿试制度化,进士录取的权力收归中央,这表明宋代( )
A.废除了贵族特权
B.创立了殿试制度
C.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
D.调整了人才选拔范围
13、西汉初年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严刑峻法 B.征收重税 C.百家争鸣 D.注重农业生产
14、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15、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指出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A.洛阳
B.长安
C.成都
D.杭州
16、在宋朝重文轻武的表现不包括
A.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B.文臣主管全国的军事大权
C.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D.武将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17、战国时期,个体小农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出现这个局面的社会原因是
A.诸侯国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B.分封制的瓦解
C.新兴地主登上历史舞台
D.铁器、牛耕的推广和使用
18、隋朝建有含嘉仓、洛口仓等多个粮仓,题1图中的含嘉仓是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其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窑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这主要反映了隋朝
A.完成统一
B.经济发展
C.创立科举
D.轻徭薄赋
19、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应该查看下列那本书
A. 《农政全书》 B. 《千金方》 C. 《天工开物》 D. 《梦溪笔谈》
20、如图,观察图示,你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突出特征是( )
A. 澄清吏治 B. 发展经济
C. 中央集权 D. 提倡汉化
21、后人尊和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____。
22、将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排列。
三国两晋 秦朝 周朝
23、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北上________,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唐朝后期,________发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后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24、填空题: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事件是 。
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 年,其目的是 。
3.1895年4月, 和日本首相 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4.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是 。戊戌变法中高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就义的是 。
5.康有为、梁启超为了宣传变法,创办了《 》。 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6.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于 年。辛亥革命后 窃取革命果实。
7.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近代山东第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 。
8.1918年,李大钊发表 和 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
9.五四运动前期、后期的中心地点分别是 、 。
10.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 ,选举 为中央局书记。
2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______;______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26、北宋的建立人是_______。
27、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出现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
28、由于______、_______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_____,相互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________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以“____________”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_____和______也先后北上争霸。
29、“贞观”、“开元”分别是唐朝哪两位皇帝的年号(____)(____)
30、___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贾思勰的《_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31、请将历史人物前面的字母填入其相应成就前面的横线上
A、主父偃 B、张仲景 C、华佗 D、蔡伦 E、司马迁
F、释迦牟尼 G、贾思勰 H、祖冲之 I、王羲之 J、顾恺之
1. 圆周率 2. 《史记》
3. 《兰亭集序》 4. 《伤寒杂病论》
5. 推恩令 6. 五禽戏
7. 《齐民要术》 8. 造纸术
9. 佛教 10. 《女史箴图》
32、列举宋代我国已有的传统节日(四个)
3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材料二: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