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绘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如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依次是
A.安史之乱、“贞观之治”
B.“贞观之治”、安史之乱
C.“文景之治”、安史之乱
D.“贞观之治”、光武中兴
2、秦始皇派人开凿的,沟通湘江和漓江的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白渠
C.郑国渠
D.运河
3、地方治理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汉武帝为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
A. 颁布“推恩令”
B. 建立刺史制度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铸造五铢钱
4、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重视农业活动与节气的关系,该书的作者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王羲之 D.顾恺之
5、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6、今天陕西西安和平门附近有个地方叫下马陵,传说就是因为董仲舒去世后葬在此地,一日汉武帝经过此地,为了表示对董仲舒的尊敬,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汉武帝对董仲舒如此尊敬,主要因为他主张( )
A.建立刺史制度
B.废除丞相制度
C.抑制豪强势力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下表是中国古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
B.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C.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
D.文化下移趋势增强
8、学会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夏商周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八一三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D.一二九运动
10、甲骨文已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其中约40%的文字是采用如下表所示的造字方法,这一造字方法是( )
甲骨文 | 现代汉字 |
日 | |
月 |
A. 象形 B. 指事 C. 会意 D. 形声
11、司马迁曾遭到关押,又受到酷刑,而他在命运的灾难面前却坚韧不拔地写出历史巨著,他这种精神对我们的教育意义是
A.坚定理想信念,失志不渝 B.必须经历灾难才能获得成功
C.勤奋好学,饱读诗书 D.怨天尤人,破罐破摔
12、“封建天下”的主要内容为“授民授疆土”,即把土地和臣民封赐给。
A.宗室.功臣
B.功臣.先朝贵族
C.宗室.功臣.先朝贵族
D.宗室.先朝贵族
13、《封神演义》依托于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以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展现了上古诸神呼风唤雨、动摇乾坤的通天法术。下列历史事件和“时空线索”有关的是
A. 盘庚迁都
B. 牧野之战
C. 涿鹿之战
D. 国人暴动
14、《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 “天下苦秦”的表现不包括( )
A.国人暴动
B.徭役繁重
C.刑罚残酷
D.赋税沉重
15、如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④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
A.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④灭亡陈朝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④开通运河
C.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④隋朝灭亡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④灭亡陈朝
16、考古挖掘中出土的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列图片中,反映半坡原始农耕生活的实物资料是
A.
B.
C.
D.
17、《资治通鉴》记载: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知觉、韩虔为诸候,材料中所记述的史实发生在(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国
18、下列关于秦朝时期王家四兄弟的情况,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大被征去修长城
B.老二去集市买东西时使用五铢钱
C.老三在家练小篆
D.老四卖大米,采用统一的量器
19、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他是( )
A.李商隐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
20、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假如你想要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你可以阅读( )
A.《道德经》
B.《农政全书》
C.《水经注》
D.《齐民要术》
21、儒家在中国历史上的命运跌宕起伏,让我们回顾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请在下列表格的空白处填出相应的内容。
儒家思想的 形成、发展与演变 | 时期 | 人物 | 观点或相关事件 | 影响 |
|
| 提出“仁”的学说 | 确立儒家学派 | |
战国 |
| 主张“ ”,提倡轻徭薄赋 | 发展儒家学派 | |
| 秦始皇 | “ ” | 遭到沉重打击 | |
| 汉武帝 董仲舒 | “ , ” | 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
22、吐蕃是我国___族的祖先,641年唐朝的_________远嫁吐蕃赞普___________,成为佳话。
23、识《三国鼎立形势图》,回答问题:
(1)魏国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__。
(2)蜀国的都城在____________。
(3)当时我们耒阳属__________国。
24、“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作者是南宋抗金将领________;“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著名诗句是南宋抗战派大臣________。
25、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是《________》;而________创作的《红楼梦》,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6、公元前______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公元前__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7、青铜器的出现(1)时间:____(2)地点:我国的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辽宁、安徽等地。(3)代表:距今4000多年的____________遗址出土了铜镜。
28、配伍填空:请将内容相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阿骨打 | ( )陈桥兵变 |
B李春 | ( )赵州桥 |
C李白 | ( )画圣 |
D吴道子 | ( )诗圣 |
E杜甫 | ( )诗仙 |
F赵匡胤 | ( )戏剧家 |
G寇准 | ( )郾城大战 |
H岳飞 | ( )金太祖 |
I元昊 | ( )大夏皇帝 |
J汤显祖 | ( )澶州之战 |
29、________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是________。
30、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东汉的___________;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则被后人称为“____圣”。
31、将右侧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使下列皇帝与其业绩相匹配
A.隋文帝 ______ ①开创科举殿试制
B.隋炀帝 ______ ②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C.唐太宗 ______ ③开通大运河
D.武则天 ______ ④完成国家统一
E.唐玄宗 ______ ⑤出现“开元盛世”局面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的水利工程——
(3)西汉时期开通的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
(4)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的社会局面史称——
(5)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时间——
(6)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33、墓葬是对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等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周时代宗法制盛行,它强调同族之间的血缘关系。在这种制度下,死者同族而葬。王室家族墓地既葬历代国君,也陪葬关系密切的大贵族。《周礼》记载“先王之葬居中”“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
——摘编自李如森、刘云伟《试论战国族坟墓制度的崩溃与衰亡》
材料二 “独立陵园制”的确立当以秦始皇陵园为标志,汉代进一步完善化。这些皇陵不与继任者共享墓地,一陵独尊,占地规模往往十分巨大,秦始皇陵的陵区甚至达到五十多平方公里,过去是无力营建这种规模墓葬的。
——摘编自赵化成《从商周“集中公墓制”到秦汉“独立陵园制”的演化轨迹》
材料三 北魏以来,北方墓葬的墓室形制以孤方形墓为主,这种墓早期集中于鲜卑族起家的河套地区,后来逐步扩散。这些墓葬的随葬品中,有时会有一些稀罕的物件,比如北周李贤墓就出土了来自中亚巴克特里亚的鎏金银瓶和伊朗风格的玻璃器。
——摘编自倪润安《西魏北周墓葬的发现与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入葬商周王室墓地的基本条件,并指出影响王陵与陪葬墓的位置安排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皇陵“独立陵园制”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弧方形墓室的墓葬形制由河套地区扩散开来的原因,指出与“稀罕物件”出现在北朝墓葬有关的历史事件。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