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制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下列图片反映的铁制农具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战国
2、文成公主入藏后,为吐蕃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就了历史上民族团结的一段佳话。与她成亲的吐蕃首领是
A.松赞干布
B.赤德祖赞
C.怀仁可汗
D.渤海郡王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和发展北方的经济
B.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C.加速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4、科举制的含义是( )
A.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
B.最重要的科目是进士科
C.隋朝时开始创立
D.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5、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经济活动的相同特点是 ( )
A. 以原始手工业为主 B. 以饲养家禽、家畜为主
C. 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 D. 以采集、狩猎为主
6、关注章节标题能更好地把握书籍主旨。下图中第三章的标题应该是( )
第三章: 第一节 二里头文化遗存 第二节 青铜时代与青铜文明 第三节 殷墟和甲骨文 第四节 大分封和井田制 第五节 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的建立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7、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它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
①建立了蒙古国 ②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 ③灭掉西夏政权 ④开凿了山东的会通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主。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 创立了中央集权制 B. 结束分裂割据,实现了国家统一
C. 稳固了大一统局面 D. 创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
9、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给予成吉思汗极高的评价:“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下列史实最能支撑该观点的是
A.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
B.与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C.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D.率领军队攻入南宋都城临安
10、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于( )
A.大约公元前2070年
B.大约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221年
D.大约18000前
11、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政权的是
A.阿骨打
B.元昊
C.铁木真
D.忽必烈
12、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唐太宗李世民
B.宋太祖赵匡胤
C.明成祖朱棣
D.清太宗皇太极
13、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了公元前10000年左右的栽培稻,这一发现说明我们获得远古人类的历史,应该通过(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14、习近平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西汉
15、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 )
A.北宋时的四川地区
B.北宋时的东京
C.南宋时的四川地区
D.南宋时的临安地区
16、“汉委奴国王”金印是中国与下列哪个国家(地区)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物
A.朝鲜
B.日本
C.大秦
D.欧洲
17、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张衡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18、《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记载:“太宗一朝,……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共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一。”材料反映的是宋朝的哪一做法( )
A.重文轻武
B.削弱相权
C.设转运使
D.设置通判
19、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各种力量都对社会现实提出了改革时弊的方案,人们观点各异,畅所欲言。出现了百家争鸣。由此可以推知百家争鸣( )
A.助推了传统文化的繁荣
B.在整体上提高民众素养
C.主要由士大夫推动和引导
D.改变了官府垄断教育局面
20、东晋建立后,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以下描述与之相符的是( )
A.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严刑苛法,横征暴政
D.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21、________在位时期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2、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人民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开始了一次次探索,推动着中国社会走向新的征程。请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作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初次探索,也因此成为了中国_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_______________”诏书,宣布变法。这次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______________的作用,变法图强的呼声日益高涨。
1911年,由_________领导的辛亥革命以_____________的爆发作为开端席卷全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1915年,近代知识分子所领导的的新文化运动,以___________为口号,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1919年于民族危难之际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了中国_______________的开端, 并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标志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______________。
23、经济发展会带来社会的进步,请填写有关经济发展的内容。
(1)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表明,已经开始了 (填写粮食作物名称)
的种植,原始农业兴起。
(2)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 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3)战国时期,________带领人们修筑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史称“天府之国”。
(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南朝时的 ,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24、魏晋南北朝时期,贾思勰以民生为本,著述农学巨著《________》,________采用“割圆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25、填空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这种文字是________。
(2)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
(3)汉武帝时期,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被派遣出使西域的使者是________。
(4)《史记》被誉为“二十四史”的开山之作,它的作者是________。
(5)东晋时期,被后人尊称为“书圣”,行书代表作《兰亭集序》,此人是________。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昆曲的传世之作一例——________
(2)明朝时出现的著名商帮两例——________
(3)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________
27、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他举行即位大典时,邀请_____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 “王与马,共天下”。东晋末年,政权落入_____手中。
28、其在位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___________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
29、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反映的是________,这条交通道路从________出发。
(2)这条道路的开通与我国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人物)出使________有关。
(3)为了巩固这一成果,该王朝设置了________。
30、汉代著名的医学家中擅长外科手术的是_______。
31、
退避三舍 城濮之战 赵括
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 晋文公
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 孙膑
卧薪尝胆 吴越争霸 项羽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 勾践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4)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5)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
33、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力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方面下重手。
——《“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材料三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四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为了解决三个“低下”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魏主”把都城迁到了哪?魏主“易旧俗”的内容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概括隋朝统一的基础。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