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石河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南宋时期,广东雷州半岛地区和广西南部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两浙和川蜀地区丝织业最发达。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首,以太平府为代表,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材料主要反映了南宋(     

    A.自然环境的优越

    B.乡村文化的兴盛

    C.海外贸易的活跃

    D.南方经济的发达

  • 2、武则天曾下令:凡是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怎样的治国思想(   

    A.重用人才

    B.重视农业

    C.善于纳谏

    D.提倡节俭

  • 3、“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下列关于商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A.商朝灭亡的原因是统治者的暴政

    B.商朝的建立者是周武王

    C.商朝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

    D.商朝后期出现国人暴动

  • 4、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得益于哪个水利工程( )

    A.灵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邗沟

  • 5、下图展示的书法作品骨力遒劲,与此相关的书法名家是

    A.王羲之

    B.欧阳询

    C.颜真卿

    D.柳公权

  • 6、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繁衍),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老人),不识干戈(武器)”。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削弱

    ②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③澶渊之盟为宋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和平环境

    ④澶渊之盟后,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 7、下图是秦始是统六国后,采取的措施之一,这有利于(     

    A.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B.促进各地经济交流

    C.加强封建君上专制

    D.加强各地交通往来

  • 8、每年的除夕、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前往炎帝陵、黄帝陵祭拜的民众络绎不绝。这主要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A.推行了禅让制

    B.共同被尊为人文初祖

    C.主持治水有功

    D.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

  • 9、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诗中赞颂秦王的最大历史功绩是( )

    A. 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 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 统一了文字   D. 统一了货币,度量衡

  • 10、与如下图所示内容相吻合的大一统举措是(     

    A.收回铸币权

    B.地方设“十三州部”

    C.大力实施“推恩令”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 11、汉武帝时期,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改善国家财政状况而推行的措施是( )

    A. 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发展农业

    B. 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C. 统一铸造圆形方孔铜钱

    D. 提倡以农为本,减轻赋税和徭役

  • 12、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反击,夺取了( )

    A.漠北地区

    B.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C.河套地区

    D.长城以北地区

  • 13、五一假期人们纷纷外出旅游,在一些旅游景点常常出现攀爬文物、乱刻乱画等不文明行为。假如时光倒流,儒家学派对待这种不文明现象的态度是

    A.模仿拍照

    B.听之任之

    C.严厉处罚

    D.批评教育

  • 1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诗人林升的作品《题临安邸》,这首诗歌描述了(     

    A.北宋都城繁华

    B.蒙古塞外风光

    C.金朝迁都中都

    D.南宋偏安江南

  • 15、“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下列人物与之相关的是

    A.曹操

    B.孙权

    C.祖逖

    D.蒙恬

  • 16、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A.战国 B.秦朝 C.东汉 D.西汉

  • 17、下列哪个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 )

    A.

    B.

    C.

    D.

  • 18、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A.武则天反对提倡科举制

    B.重用人才,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开创了“贞观之治”局面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 19、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颜真卿 B、柳公权

    C、阎立本 D、吴道子

     

  • 20、“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一明朝民谣反映的是

    A.君王的昏庸

    B.宦官的专权

    C.明法的残酷

    D.李自成起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春秋时期,____________(技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22、东周时期王室衰微,______势力崛起,他们竞相争霸。长期的争霸战争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___

  • 2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人是_______

     

  • 24、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________体的通史巨著;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编写的《________》,是一部有关国计民生的农业科学巨著。

  •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的是____________

    (2)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

    (3)他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政治主张,他是____________

    (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是____________

  • 26、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铁制农具和_________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 27、公元前2070年,___________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_____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

  • 28、读图与思考

    1A货币流通的朝代是  

    2B货币出现的朝代、地区是    

    3B货币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 29、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________》一书;东晋的________是最著名的画家,其一生的作品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均为摹本。

  •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___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年的史事。

    (3)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______,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4)公元前256年,蜀都郡守_______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李时珍       《窦娥冤》

    宋应星       《资治通鉴》

    吴道子       《天工开物》

    司马光       《送子天王图》

    关汉卿       《本草纲目》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题:

    (1)举出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

    (2)举出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3)举出夏商周的暴君。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思想的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的自由竞放】

    材料一   春秋战国间学派繁茁……其实卓然自树壁垒者,儒黑道法四家而已。

    ——梁启起《先秦政治思想史》

    (1)材料一中所说的“儒墨道法”学派中,请指出儒家、法家的治国主张分别是什么?

    【思想的实践运用】

    材料二   他(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 , 办法。另二方面又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法、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2)结合材料二说明,商鞅属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

    【思想的一枝独秀】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募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3)材料三中的“臣”是谁?他给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四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月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竟胜。

    ——《诸子百家考》

    (4)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孔子之道”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