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博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有研究者认为,都江堰的开凿使成都平原渠河纵横,“灌溉蜀郡田畴以万亿计,蜀用富饶,号称陆海”,灌溉之利与航运之便使成都成为古代著名的繁华都市之一。该研究者意在说明都江堰(     

    A.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

    B.同时具备防洪和灌溉的功能

    C.成功解决黄河流域的水患

    D.其修建迁就于自然地势因素

  •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民主政治建设莫定了基础,此宪法制定于(     

    A.1949年

    B.1950年

    C.1954年

    D.1978年

  • 3、有学者认为“始皇”这个称号对于嬴政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

    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C.文化繁荣,经济昌盛 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

  • 4、有一项伟大的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并且至今仍造福于人民的这个工程是( )

    A. 灵渠   B. 都江堰   C. 治理黄河   D. 白渠

     

  • 5、《论语》是先秦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它属于哪家著作(  )

    A.法家

    B.道家

    C.墨家

    D.儒家

  • 6、《金佗续编》记载:“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抵抗的是(     

    A.契丹族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

    B.党项族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

    C.女真族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

    D.蒙古族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

  • 7、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统率的军队在郾城大败金军,后被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是

    A.寇准

    B.岳飞

    C.文天祥

    D.李自成

  • 8、出土文物可以了解古人生活状况。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聚落遗址,出土了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这说明该处古代居民(     

    A.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

    B.掌握了简单的纺织制衣技术

    C.开始了原始商贸活动

    D.具备了较高音乐修养

  • 9、北魏孝文帝的皇后冯媛坚决不说汉语,不穿汉服,劝说多次无果,孝文帝一怒之下废掉其皇后之位,贬为庶人,送至寺院养老。孝文帝这样做(     

    A.消除了外戚专权

    B.杜绝了后宫争宠

    C.有利于民族交融

    D.实现了长治久安

  • 10、“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关系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岳飞抗金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1、西汉初年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这与统治者施行的哪一措施无关?

    A.减轻税赋徭役

    B.废除严刑峻法

    C.提倡勤俭治国

    D.实行焚书坑儒

  • 12、以下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灭亡 ②建立元朝 ③蒙古灭西夏 ④南宋灭亡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 13、西汉初提倡节俭,重视农业生产,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

    A.高祖之治

    B.文景之治

    C.武帝强盛

    D.康乾盛世

  • 14、《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竞衣胡服。”这反映了(  

    A.文化趋同的倾向

    B.儒家文化的传播

    C.对西洋文化的模仿

    D.民族交融的加强

  • 15、《史记》第一次以人为本来记载历史,表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高度重视。这部史学著作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顾恺之

    D.班超

  • 16、按照存在时间由长到短排列下列历史时期,正确的是

    ①春秋时期

    ②战国时期

    ③秦

    ④西汉

    ⑤东汉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③

    C. ⑤④③②①

    D. ③④⑤②①

     

  • 17、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历史典故。这些典故反映的史实是(     

    历史典故

    出处

    揭竿而起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A.国人暴动

    B.楚汉相争

    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

  • 18、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不能直接到达的国家是

    A.朝鲜 B.日本 C.印度 D.大秦

  • 19、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根本原因是

    A. 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B. 都江堰的兴建

    C. 郑国渠的兴建

    D. 灵渠的修建

  • 20、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是对哪项工程的评价?

    A. 都江堰   B. 灵渠   C. 长城   D. 大运河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49年9月,为筹建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第一次全体会议,地点是______________。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_》。

  • 22、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为中国古代_______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 23、提出顺应自然和民心主张的是_______学派;体现孔子“教育公平”理念的思想是_______

  • 24、西汉初经过70年的休养生息,出现了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局面,史称________。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再次出现安定局面,史称________

  • 25、根据提示完成填表。

    人物 朝代 称谓 主要科技成就

    (1)南朝 科学家 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之后七位数字,较国外早近千年。

    (2)贾思勰 北朝 农学家 编成的   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3)郦道元 北魏 地理学家 写出综合性地理学专著  

    (4)东晋 书法家   代表作是《兰亭序》。

     

  • 26、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其中闻名中外的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其中大诗人杜甫被后世誉为____

  • 27、隋朝的建立者是   ,唐朝建立者是  

     

  • 28、公元前138年,_______派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230年,_______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 29、隋炀帝时,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________的正式确立。

  • 30、在财政方面宋太祖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来又在地方设置______,把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唐太宗这个历史人物后,把唐太宗的治国理念与相关名言进行梳理,请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分类连线。

    用人          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重农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纳谏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

    民本          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天下英雄入吾殻中矣

    民族关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派及代表人物。

    (1)学派:___________ ,代表人物:_________

    (2)学派:____________ ,代表人物: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材料论述:

    “……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有军功的人,各按标准升爵受赏;为私事斗殴的,按情节轻重分别处以大小不同的刑罚。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粮食丰收、布帛增产的免除自身的劳役或赋税。……王族里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家族的名册。明确尊卑爵位等级,各按等级差别占有土地、房产,家臣奴婢的衣裳、服饰,按各家爵位等级决定。有军功的显赫荣耀,没有军功的即使很富有也不能显荣。……

    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社会秩序安定。”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叙述的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