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丞相祠石碑上刻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文承相”是指( )
A.司马光
B.杜甫
C.辛弃疾
D.文天祥
2、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北伐、西征
3、使得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的工程是
A.长城
B.灵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4、商鞅变法对秦最重要的影响是( )。
A. 政治得到改善 B.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C. 军队战斗力增强 D. 为后来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5、北宋时,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南方( )
A.经济实力较强
B.政局相对稳定
C.自然条件优越
D.学子勤奋努力
6、株洲神农广场因纪念教民耕种、遍尝百草的神农氏而得名。神农氏就是传说中的( )
A.炎帝
B.蚩尤
C.舜帝
D.禹
7、我国青铜器的出现最早是在( )
A.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B. 原始社会末期 C. 商周时期 D. 秦汉之际
8、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A. 楚庄王 B. 秦穆公 C. 齐桓公 D. 晋文公
9、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A. 颁布“推恩令”
B. 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C. 商讨派谁出使西域
D. 商议修长城
10、中国的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使、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下列甲骨文属于哪种造字方法
A.指事
B.形声
C.会意
D.象形
11、某同学进行单元复习时整理了部分典型资料,有“契丹货币、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忽必烈像、元朝交通路线图”,由此判断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2、下列史实,通过如图所示著作不能了解的是
A.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
B.陈胜吴广起义
C.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太学
D.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13、宋代商业贸易非常繁荣。下列四个选项中能够体现宋代商业贸易发展突破时间限制的是
A.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出现了草市
B.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
C.开封和杭州是最大的商业城市
D.早市和夜市应运而生
14、“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以下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大贡献
B.丝绸之路向内地输入的主要是丝绸
C.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D.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
15、清朝统治中期开始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下列哪项不属于这一个时期的社会现象
A.军备废弛
B.吏治腐败
C.民族政权并立
D.农民起义不断
16、“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 ②京城和各地官仓储粮众多
③大运河的通航 ④隋炀帝发动对外战争掠夺财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17、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A.欧洲
B.中亚
C.长安
D.敦煌
18、传说在我国古代,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阪泉
B.巨鹿
C.涿鹿
D.牧野
19、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下列变法内容对秦国建立封建制度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奖励生产
B.奖励军功
C.建立县制
D.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0、小明同学整理某单元的笔记,请根据所学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1、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会议是____。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
2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
(2)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治世局面——
(3)唐朝时实行的民族政策——
(4)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5)明朝领导抗倭战争的民族英雄——
2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它分为 和 。
24、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老子的学说主要集中在《______ 》,一书,它被奉为道家经典。
25、将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的序号正确填入空格内:
A战国 B西周 C秦朝 D商朝
夏朝→( )→( )→春秋→( )→( )→汉朝
26、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此战役是______。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此重要战役是______。“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都与一次战役有关,此战役是______。
2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
(2)都江堰是由蜀郡郡守 主持修建的。
(3)墨家的创始人是 。
(4)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 。
(5)楚汉之争中 (人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2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_______发展而来的。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人物。
(1)建立西周的人物——______。
(2)战国时期,通过变法使秦国强大的人物——______。
(3)“麻沸散”的发明者——______。
(4)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______。
(5)我国古代被誉为“书圣”的是——______。
31、将下列朝代(或政权)与它的都城连接起来。(只填写相应的数字,每空1分,共4分)
朝代(或政权) 都城
A.西夏 ①大都
B.契丹 ②兴庆
C.元朝 ③临安
D.南宋 ④上京
答:A—( ) B—( ) C—( ) D—( )
32、写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和画家各一名及代表作。
33、我图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代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
材料二
材料三 毛玠劝说曹操“宜奉天子以令不臣”,并“修耕植蓄军资”。这样,统一天下的大业就可以成功。
(1)材料一中“诸侯”的出现与西周推行的哪一种制度有关?这种制度的作用是什么?“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的表格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3)材料三中,曹操是否接受了毛玠的建议,请举例说明。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