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秦的疆域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东到东海
B. 南到南海
C. 北到长城
D. 西到临洮
2、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农业产量的提高
3、朱元璋曾告诫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
A.彰显皇威,恫吓群臣
B.加强皇权,稳固统治
C.诫勉皇子,勤政为国
D.排斥异姓,巩固内阁
4、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仁”的是
A. 孔子
B. 庄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5、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北方最有影响的报刊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
C.《知新报》
D.《湘学报》
6、辽宋西夏金是我国历史上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的过渡时期,在这次大分裂之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大的分裂割据局面,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战争不断,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人民反对战争
B.民族意识上由“天下一体”向“中华一体”的过渡
C.各个民族政权局部统一推动了民族融合及元的统一
D.各民族游牧半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大陆与台湾友好交往是从下列哪个时代开始
A. 春秋
B. 战国
C. 三国
D. 汉朝
8、下图展现的城市风貌,是当时哪个城市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艺术长卷( )
《清明上河图》
A. 长安 B. 开封
C. 洛阳 D. 临安
9、《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历史学家评价:“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她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她重用有才能的人
10、下列是四位同学排演的“文景之治”课堂剧中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项是( )
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政府奖励
B.县官王二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的嫔妃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文帝命人依照阿房官修建宫室
11、某班同学在学习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时展开讨论,分析得出这两次战役的一些共同点,其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①都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战役
②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③都是曹操率军参加
④都导致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⑤都是正义的一方获胜
A.③④ B.①④ C.④⑤ D.③⑤
12、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图所示)。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政治:商鞅变法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1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这一议题,四位学者发表了下面四种看法,其中代表道家观点的是( )
A.用“仁政”治理天下 B.推行改革,依法治国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虔诚信佛,行善积德
14、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主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大禹
B.李冰
C.商鞅
D.李春
15、下列人物中与纸的发明,改进直接相关的是
A. 张衡 B. 蔡伦 C. 华佗 D. 王羲之
1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一诗句反映的是下列哪次反侵略斗争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
17、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8、下图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火箭炮,它的主要特点是重量轻,射速大,火力猛。中国发明火药后,将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上是在( )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9、风里来,雨里去,不辞辛苦,一心为民。李冰父子率蜀中父老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八年的努力修筑成一座彪炳史册的传世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此可知该工程( )
A.造福千秋
B.顺应自然
C.功能齐全
D.结构精巧
20、下列发明中为书法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提供了物质条件的是( )
A. 甲骨文的出现
B. 造纸术的发明
C. 小篆的出现
D. 印刷术的发明
21、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上述材料是指哪一工程?修建于何时?当时的皇帝是谁?
工程_________;修建时间_________;皇帝_________。
(2)它以何处为中心?北达?南至?
中心:_________;北达:_________;南至:_________。
(3)它自北向南可分为哪几段?
(4)它开通的目的是什么?
(5)它的开通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22、“起朔漠,并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逐天下,合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兴起()
23、公元前1046年,______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______年,赢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4、观察下面有关“时间隧道”的示意图,判断元谋人所在的位置是( )
25、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___________》,是我们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6、禹的儿子___________,凭借势力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___________代替了禅让制。
27、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图书资料的出现有赖于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东汉时期,改进了造纸术的人是____。
28、请认真观察《秦朝疆域图》,将相应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1)秦朝的都城A_____________
(2)秦长城两端西起B_____________,东至C_____________
(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D_____________
(4)你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______;______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30、____(填人物)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填人物)。
3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唐太宗这个历史人物后,把唐太宗的治国理念与相关名言进行梳理,请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分类连线。
用人 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重农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纳谏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
民本 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天下英雄入吾殻中矣
民族关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史实。
(1)西汉初期出现的治世局面——
(2)东汉初期出现的治世局面——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4)东汉后期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33、材料论述
一提起中国古代的科学发明,人们往往马上就会想到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四大发明无疑是极其伟大的,它们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曾经起过巨大的影响。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质地优良、方便而又经济的书写材料,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延续和发展,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西传,则成为促进欧洲近代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有力杠杆。……而四大发明毕竟是中国科技文化史上很小的一部分,仅仅知道四大发明,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史还是远远不够的。纵观中国几千年的科技文化史,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是极其光辉灿烂的,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一直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对于整个世界的文明进化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夏鹏翔《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请写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谁?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以“科技”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