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泉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所示为《兰亭集序》(摹本·局部),该书法的书体是(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 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货力为己,大人世及(财物和劳力都成为私有,统治者的权力变成了世袭)……”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开始于(       

    A.尧

    B.舜

    C.禹

    D.启

  • 3、如下图文物是西安出土的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其造型是西方一种叫“来通”的酒具,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该文物可以用于研究唐代(  

    A.中外文化的交流

    B.陶瓷发展的历程

    C.文学形式的演变

    D.民族文化的交融

  • 4、下列作品中,是我国古代绘画宝库中的珍品的是(     

    ①《兰亭集序》 ②秦始皇陵兵马俑 ③《女史箴图》 ④《洛神赋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5、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秦始皇时期的历史事实符合的是(     

    A.某农夫被征调修筑万里长城

    B.某商人携带楚国货币到咸阳城做生意

    C.某官员用楷书誊抄了一张告示

    D.某读书人参加了大泽乡起义

  • 6、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产物。这种民族大融合的重要历史时期是(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西汉时期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7、日本官方多次派遣使节团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是(     

    A.征服中国

    B.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C.援助中国

    D.建立外交关系

  • 8、如果你要到炎帝陵和黄帝陵去祭祀炎帝和黄帝,应该去

    A. 湖南

    B. 陕西

    C. 祭祀炎帝应到陕西,祭祀黄帝应到湖南

    D. 祭祀炎帝应到湖南,祭祀黄帝应到陕西

  • 9、北京人通过用火来改善生存条件,他们学会了用火

    ①烧烤食物

    ②照明

    ③防寒

    ④发电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10、下列关于赤壁之战的叙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公元208年,曹操率军挥师南下

    B.曹军与孙刘联军双方在赤壁对峙

    C.曹操军队终因不习水战兵败北撤

    D.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段话体现哪家学派的思想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 12、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赞扬了秦王嬴政的一项功绩,这项功绩是指

    A.统一南疆

    B.统一六国

    C.统一北方

    D.统一蒙古

  • 13、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原始稻作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 14、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是

    A.文天祥

    B.李自成

    C.徐光启

    D.戚继光

  • 15、为什么中国人有冬至和大年初一吃饺子的习俗?有一种说法是,东汉末年,老百姓吃了张仲景发明的“驱寒娇耳(饺子)汤”,耳朵再也没有被冻伤了。为了纪念张仲景,中国多地有了此习俗。在中国传统医学历史上,张仲景(     

    A.编定了中医重要文献《黄帝内经》

    B.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

    C.发明了外科手术麻醉药“麻沸散”

    D.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 16、隋朝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A.农民起义的打击

    B.兵役、徭役重,民不聊生

    C.皇帝奢侈无度

    D.藩镇割据严重

  • 17、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的是(  )

    A. 氐族   B. 羯族   C. 鲜卑族   D. 羌族

  • 18、有学者认为,与唐朝相比,宋人已无士庶之别。自宋仁宗始,社会上逐渐把品官之家成为“官户”,但与过去的士族相比其社会地位并不稳定,很难世代为官,而大量普通士人则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户”身份。由此可见(       

    A.宋朝政治制度发生改变

    B.国家无法控制基层 社会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D.宋朝科举制度已趋完善

  • 19、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文帝为自己预修的陵墓,也要求从简。这一做法说明汉文帝

    A.以农为本

    B.勤俭治国

    C.以德化民

    D.轻徭薄赋

  • 20、《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的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资料,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A.侧重史书记载 B.注重文学价值 C.注重史料考证 D.秉承朝廷旨意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朝在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作(_____

  • 22、916年,-----------------------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辽;1115年,-----------------------称皇帝,建立金政权。

  • 23、根据下列朝代填写相应都城。

    秦朝   

    西汉   

    西晋   

    东晋   

  • 24、写出下面与唐朝民族关系相对应的信息

    (1)渤海国首领被唐玄宗册封为一一

    (2)回纥首领被唐玄宗册封为一一

    (3)南诏首领被唐玄宗册封为一一

  • 25、攻占咸阳,导致秦朝灭亡的是________

  • 26、隋朝开通了大运河,他以洛阳为重心,北抵 ______,南至 ______

  • 27、隋朝大运河北抵__________。明长城西至__________

  • 28、(1)公元前771年,西周被________族所灭;316年,西晋被________人灭掉。

    (2)________年,西汉建立;________年,西晋建立。

    (3)东汉定都________;东晋定都________

    (4)被后世称为“医圣”的代表著作是《__________》;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5)三国时期的__________最早提出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南北朝的_________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 29、废除了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的时间是________

     

  • 30、(1)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_____)江五大水系;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_____)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2)(_____)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_____)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3)元朝建立后,在中央,设(_____)负责监察事务;明朱元璋为监视官民,设立(_____),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4)唐朝的都城(_____)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其中(_____)是明北京城的核心。

    (5)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_____)到东南沿海抗倭;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_____)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人物和相关称谓及成果连接起来:

    诗仙   苏轼   《静夜思》

    词人   李白   《农政全书》

    科学家   徐光启   《本草纲目》

    发明家   李时珍   改进造纸术

    医学家   蔡伦   《浣溪沙》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墨、法、道家的代表人物。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间学派繁茁,……其实卓然自树壁垒者,儒墨道法四家而已。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战国时期“学派繁茁”的局面是什么?分别列举“儒墨道法”四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各一人。

    (2)根据材料二说明习主席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