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前期,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汉口镇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
A.陆路、水路商旅往来频繁
B.大城市工商业繁荣
C.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D.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2、“扬帆9万里,足迹遍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中华文明远播四海”。上述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玄奘西游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马可.波罗来华
D.郑和下西洋
3、"凡有紧急事务,雍正则命军机大臣廷玉立刻入军机处,自己口授大意,廷玉则于御前伏地书写。文稿书写完毕即呈雍正预览,随即颁行。文稿内容只能转述雍正原话,不能掺杂自己的想法。"上述材料反映出
A.军机处是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B.军机大臣的主要工作是撰写文稿
C.军机大臣与皇帝关系十分密切
D.军机处使我国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4、“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进士科的作用是( )
A.巩固边疆统治
B.改善选官制度
C.加强经济交流
D.利于中外往来
5、1948年10月,东北“剿总”副司令范汉杰在被俘后说:“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范汉杰评价的是下列哪一战役?(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百团大战
6、生产工具的变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历史上开始使用青铜农具和铁工具的时期分别是
A.尧舜禹、夏商周时期
B.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
C.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D.春秋战国、隋唐时期
7、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8、宋代海外贸易频繁,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香料到泉州出售,他到达泉州港后,应该到哪里去办理手续并交税
A.市
B.坊
C.草市
D.市舶司
9、《诗经》中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于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此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A.楚汉之争
B.春秋争霸
C.长平之战
D.桂陵之战
10、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1、小说《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第一章标题为:百年乱世出新朝。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是
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李世民
1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产、生活特征是
①种植粟 ②饲养家畜 ③过定居生活 ④普遍使用磨制工具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这首诗歌主要描述的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14、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A.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B.唐朝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C.唐朝政府力求以才学选拔官员
D.唐朝文学艺术繁荣
15、《马关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中国的独立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6、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途径。下面一组图片见证了我国某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下列关于原始生活生产状况的判断,正确的有( )
①会制造陶器,饲养家畜 ②开始捕鱼
③原始农业和手工业已经产生 ④定居生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7、“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能直立行走”“能打制粗糙石器”“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们属于( )
A.南方古猿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18、能够通过下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是(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八王之乱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9、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根据下图,我们可以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周分封
B.春秋五霸
C.战国七雄
D.秦灭六国
20、“贞观之治”时,唐太宗鼓励士人报考,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开元盛世"时,唐玄宗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撤冗员。据此可知,唐朝盛世局面出现得益于( )
A.轻徭薄赋
B.开放包容
C.注重文教
D.用人唯贤
21、司马迁著有_______________一书,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2、她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___制度。
23、公元前_____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西汉前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太平盛世,史称“_____”。
24、五星红旗是中国的象征,每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都见证着一段难忘的历史。
(1)________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
(2)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把五星红旗插上了雪域高原,________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3)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________的合法席位,从此五星红旗开始飘扬在这一国际组织的大厦前。
(4)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________行使主权,设立特别行政区。从此五星红旗开始在此城市上空迎风飘扬。
25、请写出秦朝的疆域四至(8更)
(1)东至—— (2)西到——
(3)北至—— (4)南达——
26、公元1069年,宋神宗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推行_______变法。
27、(题文)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第一个开启王位世袭制的是__________。
28、意义: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________代替禅让制。
29、为了巩固对辽阔土地和殷商遗民的统治,西周推行了_______制。
30、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在_______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
31、
儒家 无为而治
法家 兼爱非攻
道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墨家 “法治”用“刑罚”统治
兵家 “仁”、为政以德
32、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再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916年,契丹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辽,定都上京临潢府。( )
改正:________
(2)唐玄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
改正:________
(3)北宋时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 )
改正:________
(4)宋朝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
改正:___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解决了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问题。他又采取了某位思想家的建议,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此在长安举办了太学。
材料二:汉武帝还在经济方面采取措施,将地方的一些权力收归中央,统一铸造新钱币,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1)材料一中的主父偃的“建议”指的是什么?材料中的某位思想家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的“一些权力”包括哪些?(写出三例)统一铸造的钱币指的是什么?
(3)两则材料的措施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