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出土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地区的克盉,这件青铜器铭文记载了周成王封召公长子兄(人名)为燕侠的史事。其反映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以下会种植水稻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3、“在战争上”改变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是什么?
A. 印刷
B. 造纸
C. 火药
D. 指南针
4、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C.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开通
5、如果把“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边疆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整合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下面最恰当的主题应该是
A.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
6、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
A.西域都护
B.御使大夫
C.刺史制度
D.北庭都护府
7、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国之大计”是
A.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B.发展商业
C.提倡手工业
D.注重海外贸易
8、下象棋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活动。而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来源是( )
A.百家争鸣 B.商鞅变法 C.楚汉战争 D.文景之治
9、秦昭王末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的基础上组织修建了一项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该工程是( )
A.都江堰
B.长江三峡
C.长城
D.灵渠
10、《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汉初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
A.增加赋税 B.重农抑商 C.休养生息 D.以农为本
11、下列关于河姆渡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最早生活年代距今约6000年 B. 生活在黄河流域
C. 主要居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D.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12、1955年,郭沫若题词称赞扬李冰:“掘离堆,凿盐井,不仅嘉惠蜀人,实为中国二千数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术专家”。“掘离堆”指兴建( )
A.都江堰
B.阿房宫
C.秦长城
D.龙门石窟
13、“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 )
A. 灵渠 B. 长城 C. 都江堰 D. 阿房宫
14、采用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和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的造字方法是
A.象形
B.形声
C.会意
D.假借
15、在十四年抗战中,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下列人物中最早进行抗战的民族英雄是
A.杨靖宇
B.佟麟阁
C.赵登禹
D.张自忠
16、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不断变革,最终导致奴隶制度的瓦解,封建制度的确立。那么,最能代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
A.青铜器的广泛使用
B.水利事业的发展
C.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耕作技术的提高
17、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
①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 ②任用贤臣,逾怀纳诚
③戒奢从简 ④设宣政院,管理西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8、毛泽东的《六盘山》中“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起辽东,东到陇西
B.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19、“田氏代齐”、“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夏商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20、与以前的农民起义相比,表明明末农民起义发展到新水平的是( )
A.建立了农民政权
B.主张政治平等
C.提出了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口号
D.没收了地主和官僚的土地、财产
21、______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秦朝把文字统一成______,作为全国通行文字。
22、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______。
23、______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______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了城内,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24、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_____________》,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______________》。
25、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秦朝中央政权机构中掌管军事的官职--
(2)东汉的都城--
(3)产生于古代印度。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6、原始社会末期,实行_______________(制度),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这种制度为后世所称道。大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标志着______________(制度)确立,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7、赤壁之战是曹军和孙刘联军之间的战役,此战为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公元383 年,_______爆发,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
28、相传,尧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的舜,舜将位子传给治水有功的禹,该传说反映的是______(制度名称);启继承王位,标志着王位______(制度名称)确立。
29、【励精图治空前强大】____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0、北宋建立:960年,__________建立北宋,定都_______________ 。
31、请将下列人物及其成就连线
司马光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资治通鉴》
毕昇 活字印刷术
杜甫 《窦娥冤》
关汉卿 诗圣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掌握磨制钻孔技术的远古人类——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3)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
33、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阅读下列摘自《贞观政要》的唐太宗言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三:天下英雄尽入吾彀(圈套)矣。
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思想?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的繁盛局面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认识使得唐太宗善于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举出一位被他重用的贤才
(3)唐太宗通过何种制度将材料三中所说的“天下英雄”纳入“彀”中,用以选拔人才?这一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4)从材料四以看出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首领给他的尊号叫什么?写出唐太宗时期与吐蕃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