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边图片中的文物是从我国的哪个古代遗址出土的
A.元谋人的生活遗址
B.北京人的生活遗址
C.河姆渡人的生活遗址
D.半坡人的生活遗址
2、今年的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着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袜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
B.人们争相抢购新书《天工开物》
C.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窦娥冤》
D.路边摊点兜售热气腾腾的水煮玉米
3、易中天在《品三国》中讲道:“天子是上天派来管理人世间万事万物的,享有神一样的威望。”春秋时期,天子的处境是
A.摄于天子的威严,诸侯服从天子的调兵 B.诸侯定期朝见天子,以博得天子的信任
C.天子的统治力大减,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D.自称皇帝,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威慑四方
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据此可以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哪一原始人群( )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5、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历史特征可以归纳为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6、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青铜农具 | ②石斧石锛 | ③六角形铁锄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7、电视剧贞观长歌深受观众喜爱,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你认为不可能在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唐太宗轻徭薄赋,精简机构
C.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
D.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8、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在我国古代,很多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源于著名的战役。与“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成语有关的一次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9、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A.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B.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C.北朝-祖冲之-《大明历》
D.东汉-钟繇-《兰亭集序》
10、《中国通史》中记载:“(宋代)严禁武人干政,其目的在痛纠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为此宋朝采取的措施是( )
A.分化事权
B.设置通判
C.州县长官,三年一换
D.文臣统兵
11、下列属于战国七雄争霸战争的是( )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儒家思想自诞生以来,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曾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什么时期?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西汉
13、请你以导游的身份讲解一下关于北京的故事( )
①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
②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③元朝时称作大都
④明太祖朱元璋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佛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
A.江南开发
B.经济重心南移
C.政权并立
D.民族交融
15、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个是指推行了哪一个制度(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世袭制
16、魏晋南北朝时期,实现我国北方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晋—鲜卑族
B.前秦—氐族
C.北魏—匈奴族
D.西汉一汉族
17、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这次战役( )
交战双方 | 兵力对比 | 结果 |
孙刘联军—曹操 | 5万—20万(号称80万) | 曹操战败,退回北方 |
A.导致了东汉末年州牧割据
B.使曹操最终统一黄河流域
C.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使西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18、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下列史实最能证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出现铁器的是( )
A.诸侯争霸称雄
B.当时墓葬中出土的铁制农具
C.《山海经》关于铁矿山的记载
D.《大秦帝国》剧中出现铁制兵器
19、晓东所在的学习小组为进行一项探究活动,利用网络收集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资料。以下最符合他们探究内容的活动主题是( )
A、中国的朝代更替 B、中国的远古人类
C、中国原始农耕文化 D、中国古代世界之最
2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文化能够传承数千年而未中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强大的文化包容性。以下河南历史文化遗产最能体现这一内涵的是( )
A.安阳殷墟
B.登封中岳庙
C.洛阳龙门石窟
D.卫河(永济渠)浚县段
21、唐朝都城_____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明朝的_____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22、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取得许多突出成就,其中东汉的______改进造纸术,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名医______被称为“医圣”。
23、明长城修建的目的是防御北方_____南扰。
24、汉武帝在长安兴办________,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__。
25、大禹治水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26、元朝的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记》就描述了________的繁华景象。
27、东晋的画家________,擅长人物画,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是________。
28、清朝统治者从_____严密控制知识分子,特别是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时期。
29、公元前209年,_______、________在大泽乡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30、统一文字: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________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______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1、一组:人 物 思想言论
A、老 子 ( )实行法治
B、墨 子 ( )无为而治
C、孟 子 ( )仁政治国
D、庄 子 ( )兼爱非攻
E、韩 非 ( )事物都有对立面
二组:人 物 成 果
A、张 衡 ( )《伤寒杂病论》
B、张仲景 ( )地震仪
C、司马迁 ( )圆周率
D、祖冲之 ( )《史记》
E、贾思勰 ( )《齐民要术》
32、请列举出原始社会时期我国的远古居民五例。
33、解析宋代经济
宋代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中国古代经济影响深远。
材料一
谚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范成大《吴郡志》
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渭南文集》
(1)材料一是宋代谚语,在南宋文人笔下反复出现。这些谚语的流行可以佐证我国农业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二十
材料三 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
矣。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对比唐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材料四 (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权子外自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自融和坊北,至市南坊,谓之珠子(珠宝)市,如遇买卖,动以万数。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
(3)阅读材料四,概括南宋临安城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