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客观原因包括( )
①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 ②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佛教的传入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2、在陕西省兴平市,有一组西汉时期“马踏匈奴”的石刻(下图),这是汉武帝为了表彰一位在抗击匈奴战争中骁勇善战、屡建奇功的英雄修建的。这位“英雄”是( )
A.蒙恬
B.霍去病
C.张骞
D.司马迁
3、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正直的官员受到陷害
B.继位的皇帝年幼
C.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尖锐
D.帮助皇帝夺权的宦官有功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尧舜禹时期
5、苏辙在《栾城集》中写道:“(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这说明(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削弱
B.宋辽之间维持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高度繁荣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6、使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的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灵渠 C. 郑国渠 D. 大运河
7、台湾古称夷洲、琉球等。据考证,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而我国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则始于元朝。元朝设置的管辖台湾的专门机构是( )
A.市舶司
B.宣政院
C.中书省
D.澎湖巡检司
8、那是一个社会环境比较自由的时代,那是一个思想极度繁荣的时代,那个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那个时代是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9、小明大学毕业后想要在家乡创办一个“农业生态园”,为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决定从古书中学习经验。你可以向他推荐
A.《史记》
B.《伤寒杂病论》
C.《兰亭集序》
D.《齐民要术》
10、下图是根据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编制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指数图。图中②的年份,处于我国古代的一个盛世时期,这是指(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1、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它成功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2000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是( )
A.郑国渠 B.兵马俑 C.都江堰 D.灵渠
12、从2001年起,前往黄帝陵祭祖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种植“炎黄子孙林”的形式,来表达对始祖的崇敬与追思之情。华夏儿女自称为炎黄子孙的原因是( )
A.中国人是黄色人种,皮肤是黄色的
B.炎帝、黄帝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一切文明
C.我们的祖先炎帝生活在黄河流域
D.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13、下列农作物哪些是在明朝时从国外引进的?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 葡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不到两天就攻入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下列各项与明朝灭亡关系最密切的是
A.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B.明朝土地兼并严重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15、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下列属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重要标志的是( )
①打制工具的发展 ②农作物种植 ③家畜饲养的出现 ④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房屋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寄托,早在数千年前的先民们就已经拥有不同风格的房屋,其中半坡原始居民建造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周民建造干栏式房屋。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因素应是
A.生活习惯
B.生产工具
C.劳动技术
D.自然条件
17、如图所示战役的主要影响是( )
A.奠定了曹操统一全国的基础
B.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D.形成了南北朝分立对峙局面
18、年画《教子成名》描绘的是古代女子王春娥因教育儿子刻苦读书,考取功名,而受到朝廷嘉奖的故事。与“考取功名”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9、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实行郡县制 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20、三千年前的闪击战,极为血腥残酷。据《逸周书.世俘》记载,此战“血流漂橹”。最后,商朝军队大败,纣王在鹿台自焚,商朝灭亡。该战争是( )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国人暴动
D.西周灭亡
21、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对战争。
22、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请根据描述写出下列内容
(1)商周时期出现的____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秦始皇为消除文字差异,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3)____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工艺。
(4)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____,被后人为“书圣”
23、山顶洞人己经掌握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技术。
24、从605年起,__________征发几百万人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__________,它是由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的,是北京城的核心。
25、我国古代历朝政府采取各种举措加强中央集权。
(1)宋朝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元朝建立后,在中央设__________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3)明朝废除_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4)清朝雍正年间,设立__________,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6、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________,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清朝颁布《________》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27、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书立说、相互辩论形成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晋惠帝时期,手握重兵的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________”。
28、图一货币是秦国标准货币——__________;图二“马”反映出秦朝制定_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
29、读图识图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展现的是哪一历史场景?_______________图中讲话者是__________。
(2)图2人物是_________。他被人民称颂为_______________。
(3)图3人物是__________。他被誉为大庆石油工人。__________
(4)图4人物是___________。谁亲笔题词“向他学习”?__________。
30、后人尊和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____。
31、( )杜甫 A.领导抗倭战争
( )朱温 B.“诗圣”
( )铁木真 C.《农政全书》的作者
( )戚继光 D.“成吉思汗”
( )徐光启 E.后梁政权的建立者
32、战争是一种集体和有组织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请同学们列举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各两例?举出一位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宋朝和辽、西夏、金经过多年的战争后,选择了议和,双方互通贸易,开始出现“人人安居”的局面。
材料三 范咸的《重修台湾府志》说:“至元末,置巡司。”谢金銮的《续修台湾府志》说:“元之末,于澎湖设巡检司,以隶同安。”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为唐太宗赢得了怎样的称号?这一称号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议和对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对澎湖与琉球进行管辖的机构是什么?琉球即现在的哪一地区?这一管辖措施说明了什么?
(4)一千多年民族关系的发展史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