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的克罍(1éi)。此罍上的铭文记载了西周初年周成王册封燕侯、授民、授疆土的史实。材料反映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2、 秦朝在地方实行的影响至今的行政管理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3、下图工具出现的直接影响是( )
A. 促进生产力发展 B. 实现富国强兵
C. 缓和社会矛盾 D. 井田制瓦解
4、春秋战国时齐桓公进行争霸战争打着旗号是( )
A.一匡天下
B.尊王攘夷
C.诸夏亲昵
D.寓兵于民
5、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能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 )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大运河 D. 灵渠
6、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下列措施中对战斗力提升帮助最大的是( )
A.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确立县制 C. 奖励军功 D. 统一度量衡
7、“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司马光笔下的这一动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动乱是( )
A.大泽乡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黄巾起义
8、以下居民大量种植粟的是( )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9、六年级(2)班的同学们课余时间要排演历史剧《宋代词人苏轼》。若请你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
A.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 和休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D.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0、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 道家
B. 墨家
C. 法家
D. 儒家
11、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订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2、史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宗室贵戚多怨望”的关键原因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除徭役
C.统一度量衡 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13、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今天的
A. 南京 B. 广州 C. 北京 D. 西安
14、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搭配错误的是( )
A.《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 B.《大明历》﹣南北朝祖冲之
C.《兰亭集序》﹣东晋锺繇 D.《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
1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齐国
B.西汉
C.秦朝
D.东汉
16、“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这是马克思对下列哪个人物的评价
A. 耶律阿保机
B. 阿骨打
C. 铁木真
D. 忽必烈
17、小王看了电影《马可·波罗》后,对中国的一座古代城市印象非常深刻。这座城市应该是:
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
18、俗话说“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
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磨制石器和聚落的发展④城市的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这些“变化”表现在( )
①王室衰微
②诸侯争霸
③民族融合
④变法改革
⑤百家争鸣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⑤
20、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他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这个“他”是( )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蚩尤
2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于约_____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于_____年。
22、在战国时期,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的人是_______。
23、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中期,完成于________。
24、____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5、读图与思考
(1)A货币流通的朝代是 。
(2)B货币出现的朝代、地区是 、 。
(3)B货币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26、两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 ),成熟早,抗旱力强。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27、______________年元旦,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28、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闻名中外的长城,它西到________,东到辽东。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纳________的建议,推行“推恩令”
29、《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中A处是____族;《三国鼎立形势图》中B处是____国。
30、历史时空
(1)你来到北京西南的周口店,看到了大约生活在70-20万年前的原始人类的化石和遗物,这种原始人类被称为 ,他们用石块经过简单的打制,做成粗糙的石器被称为 。 | (4)你来到战国时的秦国,商鞅正在 国君 的支持下进行变法, 都城迁到了 。 |
(2)你来到约6000年前的陕西西安半坡,那里的原始居民种植粮食作物 ,他们建造的 房子很有特色。 | (5)你来到强大的秦帝国,在中央 有 、 和御史大夫, 史称“三公”。 |
(3)你来到战国,随着 和 的推广,各国经济不断进步和社会不断发展
| (6)你来到公元前209年, 和吴广,率领农民在 发动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开始。 |
31、连线搭配
32、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
33、货币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王朝建立之后,于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开始铸行“开元通宝”钱……标志着自汉武帝以后六七百年间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五铢钱”退出了流通领域。“开元通宝”钱的“开元”词,具有“开国”、“开辟新纪元”的吉祥含义。
——摘编自曾维华《中国古史与名物》
材料二 西夏钱币制度深受北宋影响,在西夏陵墓、遗址、城址考古中,所有的铜钱窖藏,都以北宋钱为主,占80%—90%,西夏钱没有超过2%……西夏虽然铸造钱币,但西夏社会流通的主要币种不是西夏钱,而是北宋钱。
——摘编自牛达生、陈育宁《西夏钱币研究》
材料三 纸币最早出现在我国宋朝的四川成都,绝非偶然。因为当时宋朝的经济发展居于世界最先进地位,四川成都又是宋朝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成都生产质地精良的麻纸和先进的雕版印刷技术,为用相同的纸张印造图案精美、复杂、别人难于仿造的纸币提供了技术条件。
——摘编自黄育玲《纸币的产生与印刷术》
(1)据材料一,指出开元通宝中“开元”的含义。
(2)西夏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据材料二,分析西夏货币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分析四川成都产生纸币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货币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