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反映了宋朝政治的特点是( )
A.重文轻武
B.因俗而治
C.重农抑商
D.科技兴国
2、“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成了欺人技。三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主要讽刺和批判了
A.秦朝的焚书坑儒 B.汉朝的独尊儒术
C.明朝的八股取士 D.清朝的文字狱
3、康雍乾时期非常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和管辖,经过①两次雅克萨之战,②平定准噶尔部和新疆回部叛乱,③设置驻藏大臣,④收复台湾,使统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以上措施按地理方位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4、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秦汉时期的官职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丞相
③刺史
④太尉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5、“伐无道,诛暴秦”,吹响了反秦起义的号角。这说明反秦起义的主要原因是( )
A.匈奴南下
B.奴隶暴动
C.秦的暴政
D.遇雨误期
6、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五铢钱、麻纸、狮子图雕”等文物。据此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早可能生活在 (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南北朝时期
7、2014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如图所示三幅图片带我们感受了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有关三幅图片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图一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
B.图一工程的主持修建者是李冰父子
C.图二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D.道教形成于西汉后期
8、“楚汉之争”争战的双方是
A. 陈胜和项羽
B. 项羽和刘邦
C. 吴广和刘邦
D. 陈胜和吴广
9、元朝建立行省制度,明成祖迁都北京,清朝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其共同目的是
A.巩固完善科举制度
B.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
C.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D.抵御沙俄的侵略
10、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1、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从西晋开始到北魏建立,内迁各族中,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①匈奴
②鲜卑
③氐
④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最繁荣的时期。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
A.开封
B.临安
C.景德镇
D.泉州
13、如图所示著作的作者和体例分别是
A.庄子、编年体 B.司马迁、纪传体
C.荀子、纪传体 D.司马谈、纪传体
14、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在不断提升。结合所学知识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 )
①陶器②铁器③石器④青铜器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15、汉字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其通过历代传承已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在下列“马”字的书写演变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书中的是
A.
B.
C.
D.
16、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如下图所示纸币(纸币铜版拓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铁钱太重使用不便 B. 活字印刷术发明
C. 江南经济的发展 D. 北宋商业活动频繁
17、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政治大变革
B.经济大发展
C.思想大统一
D.社会大动荡
18、马克思评价“他戎马一生,统一蒙古,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马克思评价的是( )
A.唐太宗
B.宋太祖
C.铁木真
D.忽必烈
19、圆周率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π的节日,时间被定在3月14日。通常是在下午1时59分庆祝,有时甚至精确到26秒,以象征圆周率的近似值3.1415926。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首先会想到
A.王羲之
B.祖冲之
C.司马迁
D.蔡伦
20、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清朝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收集的历史资料中恰当的是( )
A.清朝设立军机处
B.大兴文字狱
C.康熙册封五世班禅
D.雅克萨之战
21、造纸术的发明:______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22、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____。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____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烧毁倭船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23、唐朝时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____;明朝大将________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24、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分别以(______)和(______)为主。
25、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被称为_____;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位置,从此,制代替了原来的_____制度。
26、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分别是______流域、______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
27、战争特点:规模很__________,参战兵力__________,交战区域__________,持续时间_______。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___
28、周口店_____________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29、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____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朝开始。
30、商周时期最著名的青铜器是______。
31、墨子 顺应自然
韩非 民贵君轻
孟子 “兼爱”“非攻”
庄子 以法治国
32、列举明朝的科技名著。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改变,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之四百六十余人也”(明末清初顾炎武)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科举制正式确立是哪位皇帝时?唐朝科举考试最重要的科目是哪科?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明朝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什么措施?明朝科举考试答卷的文体是什么?顾炎武为什么抨击这种文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