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鄂尔多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A.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 增强东周王室的势力

    C. 促进民族交融

    D. 富国强兵的需要

  • 2、某同学准备利用假期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河南安阳

    D.陕西西安

  • 3、自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其内部始终存在着中央和地方、皇权与相权两大矛盾,据此回答: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4、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燕青在京城与众兄弟逛街,所到之处有人说书唱曲,有人相面算卦,有人杂耍表演…燕青等人所到的地方应当是(     

    A.茶楼

    B.酒肆

    C.瓦子

    D.竞技场

  • 5、成语“破釜沉舟”表现楚霸王项羽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那次战役(  )

    A. 涿鹿之战 B. 牧野之战 C. 巨鹿之战 D. 官渡之战

  • 6、《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当时(北宋)全国商品交换的价值,折合成现在的价值约合60亿~70亿美元,这时金属货币已难以适应商品的流通。这说明纸币产生的原因是(     

    A.政府的强制推行

    B.金属货币的短缺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商品经济的发展

  • 7、西安半坡博物馆举办半坡文化的展览,下列能作为展览内容出现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 8、见下图图示,如果图示中的抛物线代表西汉王朝的兴衰, “①”处应该是哪一个皇帝在位时(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

  • 9、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有一段描写丐帮帮主乔峰与群雄相斗的惨烈文字,导火索是群雄发现了乔峰是契丹人的身世。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丐帮帮规不允许契丹人做帮主

    B. 当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加剧,双方处于战争状态

    C. 因为乔峰欺骗了大家

    D. 有人嫉妒乔峰,想找借口把他除去

  • 10、既属于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A齐国

    B晋国

    C宋国

    D吴国

     

  • 11、越来越多的遗址的出土,再次论证我国是世界上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

    ①农作物的种植  ②饲养家畜  ③聚落的出现  ④磨制工具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2、唐朝时,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其中工艺水平最高的是(     

    A.陶瓷业

    B.造船业

    C.丝织业

    D.造纸业

  • 13、下列战役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①城濮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桂陵之战

    ④马陵之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14、“走进稻田弯腰探身……深深地吮吸稻香……”请问这种场景最早会出现于什么时候

    A.北京人时期

    B.山顶洞人时期

    C.河姆渡人时期

    D.半坡人时期

  • 15、“不是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核桃、石榴、葡萄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A.巩固了边疆的治理

    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促进了物种交流

    D.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 16、小历同学搜集了“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等资料。据此推知,她研究的课题是

    A.西汉的建立

    B.东汉的兴衰

    C.西晋的统一

    D.北魏的分裂

  • 1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 18、唐朝农民耕地主要使用的是

    A. 曲辕犁

    B. 直辕犁

    C. 筒车

    D. 耦犁

  • 19、下列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生活在距今五六千年前

    B.炎黄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

    C.炎黄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

    D.他们被称为“人文初祖”

  • 20、电视剧《潜伏》中有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以下能说明这“一句台词”观点的是

    A.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1949年初,北平的和平解放

    D.刘邓大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下图的建筑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原始居民居住的。

  • 22、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 23、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请完成下图:

    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 24、春秋后期,面对社会大动荡,在政治上, ________主张“无为而治” ,________主张 “仁”和“礼” ,他们通过学术争鸣,阐述个人思想。

  • 25、东汉后期,_________领导了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黄巾起义。

     

  • 26、《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它的作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______(人物);东汉时,______(人物)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技术,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 27、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由于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________________”。

  • 28、宋朝时最著名的大商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遗址。在探讨解决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去____遗址实地考察。

  •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秦朝的都城——

    (2)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地点——

    (3)西汉的都城——

    (4)东汉的都城——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把下题涉及的正确地名用连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大运河的中心             天竺

    唐朝的都城                 洛阳

    玄奘西行目的地          吐蕃

    文成公主入藏目的地   日本

    鉴真东渡目的地          长安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2)“史学两司马”是——

    (3)明朝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  “光知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校舜。投舜,则天下得其利而异朱病;投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日: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译文:光了解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不配把帝位传给他,因此才姑且试着传给舜。把帝位传给舜,天下人就都得到利益而民对丹朱一人不利;传给丹朱,天下人就会遭映而只有丹朱一人得到好处,)

    ——《史记·五帝本纪》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制度?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材料二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投子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候国,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2)材料二是对西周哪一制度的描述?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下诸侯王需要向周王承担哪些义务?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除了西周外,我国古代历史上还有哪些王朝实行过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

    材料三  秦朝时全国共设三十六郡,每那有守(相当于省长)尉(相当于防区司今)和监(相当于监察专员)各一。郡下设县,万户以上大县设"令”(县今);不足万户小县设“长”(县长)。

    (4)据材料三,指出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了什么样的管理制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