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沧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嫦娥五号完成了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目前月球上共计有以14个中国人的姓名命名的19个月球地理实体,其中最早的一个是祖冲之。选择以“祖冲之”命名的原因是

    A.编写《春秋》 B.推行儒学

    C.“凿空”西域 D.计算π值

  • 2、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所反映的史实是(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取佛经

    C.郑和下西洋

    D.鉴真东传佛法

  • 3、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是

    A.河姆渡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元谋人

  • 4、云南被誉为“彩云之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温暖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 5、西夏是哪个古老民族建立的王朝(     

    A.契丹族

    B.党项族

    C.汉族

    D.女真族

  • 6、下边这部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作者是(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容 D.司马炎

  • 7、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和西晋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的局面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短暂而亡   ④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8、商鞅变法中最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措施是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B.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C.根据军功投予爵位和田宅

    D.改革户籍制度

  • 9、清政府只开广州商埠,关闭其他开放港口后,广州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是

    A.“广州十三行”

    B.市舶使

    C.市舶司

    D.宣政院

  • 10、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经进入原始

    A.农耕生活 B.渔猎生活 C.游牧生活 D.采集生活

  • 11、202044日上午,备受瞩目的庚子年清明视频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举行。近300名在陕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代表齐聚桥山祭祀广场,与在西安、台湾分别设立的视频连线点代表道参加公祭典礼。此举是因为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黄帝打败了蚩尤部落

    C.黄帝建造了宫室以避寒暑 D.黄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 12、《史记》中记载:楚庄王经过长期的斗争,凭借强大的武力吞并了周围的一些小国,于是来到洛河,耀武扬威的在周朝的疆界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起了九鼎的大小和轻重,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A.王室衰微,分封破坏 B.礼法破坏,百家争鸣

    C.王室内讧,等级不再 D.尊王攘夷,走向统一

  • 13、文物《西夏铜牛》(见下图),最能说明宋夏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

    A. 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B.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

    C. 民族政权并立对峙

    D.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 14、郡县制是秦汉以降历代王朝基本的行政制度。中央通过考课和监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最大限度上保证国家治理的效益,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材料解释了郡县制实施的(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作用

  • 15、诗人岑参在《石犀》中写道:“江水初荡潏(yù),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诗中提到的“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A.总结教训,消除黄河水患

    B.创办私学,促进教育发展

    C.实行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

    D.修筑都江堰,解决岷江水患

  • 16、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人们传诵李清照的词作《声声慢》

    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C.说书人在娱乐场所“瓦肆”讲《红楼梦》

    D.安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远航

  • 17、西汉建立后,吸取了秦亡的教训。能够反映汉高祖刘邦统治特点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盐铁官营

  • 18、“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刑罚太极故也。”材料说明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A.刑罚太严酷

    B.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C.陈胜、吴广发动了起义

    D.徭役繁重

  • 19、我国传统节日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内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 历史上的岁时文化   B. 传承的宗教文化   C. 汉族节日   D. 少数民族节日

  • 20、“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项羽 B.吴广项羽 C.陈胜吴广 D.项羽刘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西晋统治腐朽,晋惠帝时,昏庸无能,手握重兵的封王们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________”,西晋从此衰落了。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政权加上西南的成汉总称为“________”。

  • 22、制度创新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元朝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对广袤的疆土实施有效统治。

    (1)元朝政府在中央设_________,总理全国政务,并直辖大都周边“腹地”;在地方设________,执掌地方政务,这是我国设“省”的开始。

    (2)元朝在中央还设置__________,管理全国的宗教和吐蕃地区事务;在浙江行省设立了________________,管辖膨湖列岛和台湾。

    (3)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这个材料反映了元朝时期的______________历史现象,这一时期产生了一个新民族叫____________

  • 23、戚继光抗倭

    ①倭寇:元末明初,_____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时人称为“_____

    ②戚继光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称为“_____”。

    ③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_____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倭患。

  • 24、下图的原始人类是__________,它的遗址是在________________发现的。

  • 25、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弟子整理成《___________》书。

  •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一位抗元英雄的豪迈慷慨之作,他是____

  • 27、战国时期的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_______,造福于民。

  • 28、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以为   中心,北达   ,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千米。

     

  • 29、______(人物)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清代曹雪芹的《______》,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

  • 30、这种)、的方式被古人成为禅让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把下列名人名言或者著作与作者相连接。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起止时间、三位建立者和三个暴君。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桀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大意提示:贵族多怨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  立……遂灭商君之家。”

    ——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省略号是指谁?他在秦国实行的改革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改革中哪一内容使“宗室贵戚多怨”(材料二)。请你再写出改革中的其他两项措施。

    (3)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成功的改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很大的,结合这次变法谈一谈你的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