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海西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秦统一全国之初,诏书传到南方,有的字当地人居然不认识。针对此类现象,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语言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

  • 2、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

    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

    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3、今天的嘉兴南湖公园已经被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主要是因为( )

    A.新文化运动在这里兴起

    B.北伐军曾在这里誓师

    C.中共二大在这里召开

    D.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 4、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 B. C. D.

  • 5、自春秋创立,……经2000多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A.仁

    B.礼治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

  • 6、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某同学制作了秦朝中央政府权力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 7、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我国不少传统美食。假设要拍摄我国种植水稻的专题片,最可能出现在剧中的远古人类是

    A.大汶口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元谋人

  • 8、据《史记·平准书》记载:文景时期“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这里体现了文景时期(     

    A.政治清明

    B.经济发展

    C.文化昌盛

    D.社会安定

  • 9、“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这是老百姓对 的咒骂( )

    A.夏启

    B.夏桀

    C.商纣

    D.周厉王

  • 10、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 11、下图碑文所反映的史实(       

    A.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B.发生于清朝统治者入主北京之前

    C.因不堪忍受清政府的压迫而发生

    D.有效地加强了清朝对边疆的管辖

  • 12、唐朝时期,漠北地区少数民族为了方便到长安朝拜皇帝,在大漠南北专门开辟了一条大道,称为“参天可汗道”。“天可汗”指的是(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 13、中国青瓷制作工艺在南北朝时期以南方为先,北方掌握青瓷技术要晚于南方数百年。然而根据考古发现,在北齐的墓葬中也出土了精美的青瓷莲花尊。这表明南北朝时期(       

    A.北方制瓷技术高于南方地区

    B.佛教仅在南朝统治区域流行

    C.民族交融促进文化多元一体

    D.政权对峙隔绝南北经济交流

  • 14、山东历史文化名城临沂有着美丽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与这些遗址直接相关的书法家是(  )

    A.钟繇 B.胡昭 C.米芾 D.王羲之

  • 15、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中期,通过改革,成为中原第一霸主的是

    A. 晋文公

    B. 齐桓公

    C. 秦穆公

    D. 楚庄王

  • 16、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物最丰富的遗址之一。这些遗骨和遗物出现在

    A. 170万年前—120万年前

    B. 150万年前-80万年前

    C. 120万年前-50万年前

    D. 70万年前-20万年前

  • 17、每年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九一八事变

    B.旅顺大屠杀

    C.南京大屠杀

    D.七七事变

  • 18、“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

  • 19、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B.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C. 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8次下“西洋”

    D. 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 20、《隋书·地理志》记载,江南地区,“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隋炀帝认识到南方快速发展的经济已经成为隋王朝的重要支撑。鉴于此,隋炀帝(     

    A.派军灭了南方陈朝

    B.开通了南北大运河

    C.兴建了东都洛阳城

    D.统一了南北度量衡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把下列历史人物的思想言论或成果代码,填到对应的历史人物的括号内。

    人  物   思想言论   人 物   成 果

    (1)(  )老子 A.实行法治     (6)( )张  衡   F.《伤寒杂病论》

    (2)(  )墨子 B.无为而治     (7)( )张仲景   G.地震仪

    (3)(  )孟子 C.仁政治国   (8)( )司马迁 H.圆周率

    (4)(  )庄子 D.兼爱非攻   (9)( )祖冲之 I.《史记》

    (5)(  )韩非 E.事物都有对立面  (10)(  )贾思勰 J.《齐民要术》

  • 22、清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大兴___________。清朝雍正帝时,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在宫中设立___________,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后来成为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

  • 23、图四中的人物是商鞅,他的变法发生在___________国,支持他变法的君主是___________

  • 24、(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三大改造指的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类型的宪法。

  • 25、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唐朝时期克服重重困难,6次东渡,终于将中国文化远播日本的高僧是( )

    A. 鉴真 B. 玄奘 C. 阿倍仲麻吕 D. 李渊

  • 26、山西大同的____________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 27、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形成“________”的学术繁荣局面。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________”。

  • 28、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________”;西晋时,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出现了“________”,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

  • 29、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请问这两位伟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 3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三国时台湾被称为_______,元朝时叫______,元政府设置___________加强对其进行管辖。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清朝前期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将方位与措施对应连线:

    东北                       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

    东南                       平定葛尔丹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西北                       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西南                       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清朝的疆域四至。

    (1)西跨

    (2)北接

    (3)东临

    (4)南至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华文明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

    并说明这一时期在同一问题上出现各种不同主张的原因?

    材料二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汉武帝遣使西域的根本目的。并说明丝绸之路功能的转变。

    材料三   就文化代表人物而言,陈寅恪经过严密考证,指出李白、白居易、元稹、欧阳询等均有胡人血统,其先祖或为胡人,或为鲜卑。这就有力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从来不是单一的,也不是静止不变的,各少数民族文化均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应称为大中华文化,而这种文化的集大成与高峰,正是在中古时期。当然,传统的儒家文化也并非拒绝吸收外来因素,如屈原的《离骚》,陈寅恪就指出含有道教思想。

    —一刘克敌《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中古时期所表现出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