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畔主背亲 ②去草实而食之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④空以身膏草野
⑤武父子亡功德 ⑥空自苦亡人之地
⑦天雨雪,武卧啮雪 ⑧前以降及物故
A.①③④⑥⑧ B.②④⑤⑦⑧ C.①②⑤⑥⑧ D.②③⑥⑤⑦
2、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下列对漫画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信,哪怕才疏学浅。
B. 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谦虚,某些不学无术的人却喜欢摆架子。
C. 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成就,对领导一定要尊敬。
D. 一个人过大的欲望会成为自身成长的负累。
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说,在对酒当歌的欢宴时刻,感到人生犹如易逝的朝露转瞬即消,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太多。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C.“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四句,从上文转接下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静室,这两句是说诗人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在自己的居所里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湮没/殷红 修葺/茸毛 桎梏/痼疾
B. 酣畅/鼾声 邂逅/松懈 自矜/吟诵
C. 收讫/迄今 濡染/蠕动 散户/懒散
D. 沙砾/闪烁 希冀/羽翼 甬道/怂恿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艺术创作是艺术这真实情感的有意识表现,这就决定了艺术与社会生活不可分离。
②艺术创造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一部分,作为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生产而作用于历史进程的。总起来看它也许不过是无数元素之一。但是有没有这个元素,社会的结构和功能就会不同,从而变化发展的方式和方向也会不同。
③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指责艺术家只诊断不开药方,甚至只指出症状而不诊断。这是一种非常不公正的指责。这等于要艺术家同时也充当政治家和社会科学家。殊不知艺术家只要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就可说是不辱使命了。艺术家之所以是艺术家,就因为他们的敏感和诚恳有助于他们在平常中发现异常,在公认不是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它不同于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实业家等等思考得来的看法。它往往更直接和更深刻。
④从历史上来看,艺术的觉醒往往是社会思潮发生变迁的先声。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莎士比亚的创作,先于启蒙运动的兴起。几乎没有一种新思想不曾先期在艺术中得到表现。这并不是因为艺术家更高明,而是因为他们更多地依靠的是感性而不是理性。所以他们往往只提出问题而不解决问题。历史在飞快地前进,并不停留下来等待人们下结论,而当结论出来的时候,它往往已经过时了。
⑤艺术创作是一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将对历史的进程产生作用。成为艺术家,他是由于把感性批判精神注入现实而参与对历史进步起推动作用的创造者了。
⑥同时,精神生产必须有它的物质基础。情感有其社会内容,其表现形式也受物质手段的制约(例如只有发明了电,才有电影),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艺术又是这个时代和社会的产物。它的起源,以及它的变化和发展线索,都应该到人们的社会存在中去寻找。例如要了解为什么中世纪中国绘画的主流是水墨山水画,为什么近代西方绘画愈来愈趋于抽象而抛弃写实的传统,都只有联系当时中国或西方的社会历史条件才有可能。艺术是从社会之中产生出来的社会本身的力量。所以它又是受社会条件的制约。说艺术创造是人类创造世界的历史性活动的组成部分,同说艺术受这个被创造出来的世界的制约,这两个说法并不矛盾。这二者是统一的。这二者的统一使得艺术的历史,大体上对应于社会发展史。
⑦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的艺术,是法国洛塞尔出土的和奥地利出土的女性雕像,它们的被发现,证实了艺术是从非艺术之中生长出来的。从作为交际工具的人类语言中产生了语言艺术。这中间经过了漫长的而又缓慢的发展过程。它们曾经是游戏、魔法或别的实际需要。但由于它们都是超越现实的,例如歌唱不是真的说话,画中的野牛不是真的野牛,舞蹈表演的狩猎,不是真的狩猎。所以艺术从一开始就摆脱了现实的束缚而具有某种自由的性质。
⑧所以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并不意味着社会的繁荣必然导致艺术的繁荣。从历史上看,情况往往相反,往往现实生活愈是黑暗痛苦,理想主义愈是强烈鲜明,人类的情感也愈是炽热和深沉,因而艺术也就愈是发达。所以在历史上,艺术的发展并不总是和经济的发展相平行的。中世纪欧洲的艺术水平,大大低于荷马和菲狄亚斯的时代,社会发展了,艺术反而没落了。十七世纪的荷兰,经济正在欣欣向荣,而伦勃朗后继无人。十八世纪最优秀的作品出现在最野蛮的德国。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是当时经济最落后,政治最黑暗的国家,而俄罗斯文学的辉煌成就,远远超过了当时的任何最先进的工业国。这不是偶然的。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家们的命运,例如屈原、司马迁、杜甫、伦勃朗、凡高、米开朗琪罗、贝多芬、曹雪芹等人的命运,都是非常之不幸的。冠绝当时的俄国文学,其作者的名单几乎同时也就是殉道者的名单。正是这种不幸,孕育了他们的艺术。苦难毁灭了李煜的生活,但却成全了他千古流传的诗篇;苦难毁灭了陀思绥耶夫斯基的生活,但却成全了他使全人类灵魂为之震动的小说。正如韩愈所说,文章是“穷而愈工”,现实的社会生活绝不是艺术家的敌人。它造成痛苦和失望,但对于艺术激情的产生来说,这恰恰是必要的准备。
⑨痛苦象是一潭深渊,( )艺术家寻求进入。“不为千载离骚计,屈子何由泽畔来?”艺术是社会生活通过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不是曹氏父子创造了建安风骨,而是建安风骨创造了曹氏父子;不是李白、杜甫、张旭、颜真卿创造了盛唐之音,而是盛唐之音创造了李白、杜甫、张旭、颜真卿。他们不过是当时被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创造出来的无数不知名的、久已湮灭的艺术家们之中最优秀的代表。无数为同一种理想所鼓舞,为同一种愿望所支配,为同一种苦难所折磨的人们,都纷纷力图通过一种当时流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同一种情感。他们的种种努力绝大多数是失败了,( )那些最有才华、体验得最深,生活得最充分,情感最为炽热的,心理动力最强大、心理负荷最为沉重的人们,才能够不自觉地在绝大多数人的失败所提供的基础上取得成功。一般来讲,在其他因素类似的情况下,比较开明的政治形式,较多公民权利的民主制度总是有利于艺术的繁荣的,古代希腊的雅典共和国是这方面的例子。( )有时一种残酷无情的压迫所燃起的反抗的怒火,反而灿烂地照亮艺术发展的途程,十九世纪的俄国就是这方面的例子。有时一种对艺术有利的条件对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统一却不利,十六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各自为政的状况就是这方面的例子。这一切都应当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进行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1】联系上下文,填入第9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 因为 所以 B.所以 只有 所以
C.但 因为 但 D.但 只有 但
【2】第8段中“穷而愈工”中的“工”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第3段中为什么说“艺术家只要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就可说是不辱使命了”?
【4】下面选项对第9段中“不能一概而论”的诸多原因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来说开明的政治和民主制度有利于艺术的繁荣。
B.开明的政治和民主制度基本不利于艺术的发展。
C.有时恶劣的社会环境反而催生出艺术创作的激情。
D.有时对经济和政治不利的社会环境对艺术却是有利的。
【5】从整体看,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艺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的?
【6】文章提及屈原、司马迁、杜甫、曹雪芹、李煜、陀思绥耶夫斯基等作家、诗人。请选择其中一位,简述“现实的社会生活并不是艺术家的敌人”这一观点。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君子善于利用外物,如在交通工具方面,他先说“_____,____,_____”,接着从舟楫角度举例。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山间早晚光线的明暗变化之景。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有类似的话是“____,____”。
(2)刘禹锡在《陋室铭》写道:“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而《劝学》中却说: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勾画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后,发出了“___,___”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9、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君子固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七则)
(2)__________,初为《霓裳》后《六幺》。 (白居易《琵琶行》)
(3)今夜鄜州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
(4)太乙近天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终南山》)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
(6)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8)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手法,意境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华已老、因病戒酒的境况。
(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 一句诗人运用多个动词写出弹奏琵琶的手法,同时也从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________________ ”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斥鴳认为自己腾跃而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己飞翔的极致,这就与大鹏的扶摇而上九万里形成了鲜明对比。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燕昭王筑黄金台的典故,表达了将土们感激皇恩、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3)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腐倡廉的今天,可以用来表明那些清廉不贪的官员的内心思想。
12、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摸鱼儿·送春
元代张翥
涨西湖、半篙新雨,麯尘波外风软。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嫩寒轻暖。帘半卷,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莺娇燕婉。任狂客无肠,王孙有恨,莫放酒杯浅。
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如今游兴全懒。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君不见,歌舞地,青芜满目成秋苑。斜阳又晚,正落絮飞花,将春欲去,目断水天远。
【注】麯尘:酒曲上所生的菌。因黄色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
(1)词的上片描写了那些西湖春景?
(2)整首词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送春”主题的?请简要分析。
(3)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邝埜,字孟质,宜章人。永乐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成祖在北京,或奏南京钞法为豪民沮坏,帝遣埜廉视。众谓将起大狱,埜执一二市豪归。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应死命埜按问具言可矜状帝为宥之。营造北京,执役者巨万,命埜稽省,病者多不死。宣德四年,振关中饥。在陕久,刑政清简。父忧服除,擢应天府尹。蠲苛急政,市征田税皆酌其平。正统十年进尚书。旧例诸卫自百户以下当代者,必就试京师,道远无资者,终身不得代。埜请就令各都司试之,人以为便。瓦剌也先势盛,埜请为备,又与廷臣议上方略,请增大同兵,择智谋大臣巡视西北边务。寻又请罢京营兵修城之役,令休息以备缓急。时不能用。也先入寇,王振主亲征,不与外廷议可否。诏下,埜上疏言:“也先入犯,一边将足制之。陛下为宗庙社稷主,奈何不自重。”不听。既扈驾出关,力请回銮。振怒,令与户部尚书王佐皆随大营。埜堕马几殆,或劝留怀来城就医。埜曰:“至尊在行,敢托疾自便乎?”车驾次宣府,朱勇败没。埜请疾驱入关,严兵为殿。不报。又诣行在申请。振怒曰:“腐儒安知兵事,再言者死!”埜曰:“我为社稷生灵言,何惧?”振叱左右扶出。埜与佐对泣帐中。明日,师覆,埜死,年六十五。埜为人勤廉端谨,性至孝。父子辅为句容教官,教埜甚严。埜在陕久,思一见父,乃谋聘父为乡试考官。父怒曰:“子居宪司,而父为考官,何以防闲?”驰书责之。埜又尝寄父褐,复贻书责曰:“汝掌刑名,当洗冤释滞,以无忝任使,何从得此褐,乃以污我。”封还之。埜奉书跪诵,泣受教。成化初,谥忠肃。
(节选自《明史•邝埜传》,有删改)
(注)①邝埜:kuàngyĕ②钞法:中国古代关于纸币发行、流通、兑换的法令。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应死/命埜安问/具言可矜状/帝为宥之
B. 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应死命/埜按问/具言可矜状/帝为宥之
C. 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应死/命埜按问/具言可矜状/帝为宥之
D. 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应死/命埜按问/具言可矜状/帝为有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忧,父丧的婉辞。古代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必须按规定辞官为父母守制。
B. 户部,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等事务,长官为户部尚书。
C. 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也可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D. 乡试,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因在春季举行,故称“春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邝埜处事宽和,能为百姓着想。监造北京城时,服劳役的人中那些生病的大多保住了性命;任应天府尹时,减免了当地百姓的苛捐杂税。
B. 邝埜晓畅军事,很有战略眼光。瓦刺也先势力强大,邝埜请示朝廷做好防备,免除驻守京城士兵劳役以备及时调用,可惜朝廷没能采用。
C. 邝埜忠心耿耿,心系社稷安危。邝埜以死相谏力阻皇帝亲征,触怒宦官王振,被迫随皇帝大营出行,最后被处死,时年六十五岁。
D. 邝埜廉洁正直,深受父亲影响。父亲教子甚严,邝埜在陕西做官时因思念父亲,想请父亲任乡试的考官,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成祖在北京,或奏南京钞法为豪民沮坏,帝遣埜廉视。
(2)车驾次宣府,朱勇败没。埜请疾驱入关,严兵为殿。不报。
14、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2020年这个春节,一场疫情突然打乱了许多人的假期计划,人们被迫宅在家里,为不断增加的确诊数字感到恐惧,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牵肠挂肚,为饱受病毒侵扰的武汉人民忧心不已。为家人、亲朋及自己的健康惴惴不安……瘟疫面前,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就像这首约翰·多恩的《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谁而鸣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可以自全。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整体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冲掉一块,
欧洲就减小,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请结合上面所给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写自己的体会与感悟。
要求:
①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②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