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平伐其功 B.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C.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D.形容枯槁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神七”载人飞行大功告成,昭示着中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太空出舱技 术的国家,中国将在人类未来的太空和平开发利用伟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B. 这一届政府似乎也已经意识到目前我国社会住房保障事业的局面,“抓紧建立住房保障 体系”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C.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奥巴马表示:将推迟对富人增税的竞选承诺,关于重谈北美自由贸 易协定、增强工人组建工会能力等棘手问题,也不会立刻着手解决。
D. 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对严重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学校食堂要及时进行整改,坚决杜绝食 物中毒事件不发生。
3、下面关于这则申请书正文表述不够简明得体之处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来自于西部山区,②对山区学校师资的匮乏有真切的感受,③我深知受教育程度的差距将导致城乡孩子未来人生的差距越来越悬殊。④听说学校将组建志愿者团队到山区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支教活动,⑤我非常渴望投身这项惠及到众多山区孩子的活动中,⑥为山区孩子也能搭上信息时代的列车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⑦作为我校信息技术学院的一位大三学生,⑧我在信息技术方面造诣深厚,⑨相信自己可以堪当此任,⑩恳请学校领导批准我的请求。
A. 有4处错误 B. 有5处错误 C. 有6处错误 D. 有7处错误
4、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庖丁解牛》通过庖丁解牛的场面描写以及庖丁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刻画了一位善于思考、技艺精湛的厨师形象。
B.《师说》论述了老师的重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赞扬了当时士大夫尊师的社会风气,文章说理严密,环环相扣。
C.《山居秋暝》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等,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
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多处用典,借古讽今,其中借孙刘的典故,表达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对南宋统治者的批评。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们学校现缺副校长一名,您是否有意来敝校高就?我们将为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B. 先生不远万里驾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他日有幸到贵府拜访,还望先生扫榻以迎。
C. 刘青山是个老实憨厚的农民,勤劳致富后,仍然和夫人一家五口住在东山脚下的小村里。
D. 我们诚挚地邀请贵公司来参加我公司的年会,如蒙同意,请发来与会人员名单。特此函达。
6、作者是怎样探讨“宇宙的未来”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引出话题,说明从科学的角度谈论宇宙的未来是非常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的地方是它的求实精神。
B. 探讨宇宙是继续膨胀还是有可能收缩是这篇讲演的主体部分,计算宇宙的密度又是这一主体部分的关键,有关宇宙中物质密度临界值的探讨,则把问题引向深入。
C. 最后,介绍两种新的理论——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则体现了科学界最新的探索。作者从可见物质谈到暗物质,从成熟的理论谈到科学的假说,把问题讲得透彻明白。
D. 最后没有做出一个明确的预言,因此他根本就不能对宇宙的未来做出科学准确的预言,这也正呼应了文章前半部分说的“科学预言也许并不比那些巫师或预言家的更可靠些”。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金属变化来表明一个人要经历磨难才能成大器,而“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说明了品德高尚的人不仅能广泛地学习,并且每日都能反省自己。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进亦忧”呼应“__________________”,用“退亦忧”呼应“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做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无私奉献。
(3)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以河水作喻,暗示自己愁思无尽,苦难无边,且对男子心生怨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
(3)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___,____”两句,概括了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解释了学生不一定要比不上老师以及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更贤德的原因。
(2)《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用夸张的手法,写行人仿佛能触摸到星辰的句子是“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词中作者借用典故表达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微露不满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写到宋荣子能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句子是:_______,_______。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此或有相通之处。
(3)杜甫的《登高》可谓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空间的角度描绘出壮阔萧索的秋景,其中也蕴含着自己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
(2)古人常以同一意象来表情达意。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与南北朝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并明月”相似;欧阳修“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则与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上枢密韩公①诗二首(其二)
李清照
想见皇华过二京②,壶浆夹道万人迎。
连昌宫③里桃应在,华萼楼④前鹊定惊。
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
圣君大信明如日,长乱何须在屡盟。
(注)①韩公:南宋绍兴三年,签书枢密院事韩肖冑出使金国。②二京:指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和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为南宋使者出使金国的必经之路。③连昌宫:唐代宫殿。④华萼楼:唐玄宗时期的花萼相辉楼。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华”出自《诗经》,意谓极大的光华,后以“皇华”指使者,在此指“韩公”。
B.在这首赠予韩公的诗里,诗人首先想象了韩公出使金国,受到百姓夹道欢迎的情景。
C.颔联中写连昌宫和宫内桃花,借指北宋宫殿满目荒败及人去楼空、花自开自谢的凄凉景象。
D.颈联写皇帝对百姓的怜悯和上天顾念苍生,意在表明恢复宋朝江山社稷本就是众望所归。
【2】“华萼楼前鹊定惊”表达了哪些感情?如何表现的?请加以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娄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高帝在焉。娄敬脱挽辂,衣其羊裘,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入言上。上召入见,赐食。已而问娄敬,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今陛下起于沛,而欲比隆于成康①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秦地被山带河,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上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于是上曰:“本言都秦地者娄敬,‘娄’者乃‘刘’也。”赐姓刘氏,拜为郎中。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匈奴不可击。上怒,械系敬广武。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彊,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适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上取家人于冒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刘敬从匈奴来,因言“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上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口。
(节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注)①指西周王周成王、周康王。盛鼎时期,是西周最为的阶段。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适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
B.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适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
C.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适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
D.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适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后稷,远古时华夏民族的共主,也是周王朝的先祖,农耕业的始祖。
B.车驾,本指帝王所乘的车,也用为帝王的代称。文中代指商帝。
C.赐姓,指天子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子功臣,以示褒宠。
D.家人子,汉代对无官职名号宫人的称呼,是汉代后宫低等级的嫔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敬劝说迁都,高帝当即采纳。刘敬通过引荐见到了高帝,陈述都城不宜建在洛阳而应建在关中,受到了高帝的称赞并被赐给官职。
B.刘敬出使甸奴,归来反对战争。派去匈奴的使臣回来,都说匈奴可以攻击,而刘敬认为不可以,高帝很生气,将他关押在广武,后赦免了他。
C.刘敬主张和亲,出使匈奴订约。高帝担忧匈奴侵扰,刘敬说对匈奴不能用武力制服,用和亲的方式可以使天下安定,并奉命出使订立盟约。
D.刘敬审时度势,有远见卓识。刘敬分析形势,认为匈奴部落距离长安比较近;关中刚刚经过战争,百姓稀少,土地肥沃,应移民关中。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陛下起于沛,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
(2)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3月,生活在西双版纳勐荞子保护区内的数头亚洲象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踏上北上的漫漫长路。考虑到象群离开适宜栖息地后北移,一旦气温变冷或发生极端变化,可能遭遇危险,人们绞尽脑汁引导大象转身南下。大象所到之处,人们都在尽力为它们让路。为了诱导象群向南折返,前方人员还进行了柔性疏堵、投食引导。直到2021年8月8日,这场历时近半年、历程一千多公里的大象奇幻旅程终于画上了句号。
上述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