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日照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从根本上否定了旧时代的王权、皇权和特权,并确立以人权和法制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奠基石”的纲领性文件是(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

  • 2、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的科学巨著是                     

    A. 《物种起源》   B. 《人类起源》   C. 《进化论》   D. 《物种进化》

     

  • 3、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先民们就生活繁衍在黄石地区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一系列考古发现充分说明我们黄石地区有着辉煌的原始文化,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猪婆岭遗址是阳新县境内发现的遗留历史文物最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B.1971年冬天,在大章山石龙头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古人类生活的遗址

    C.据考古鉴定,猪婆岭遗址、铺垴遗址、岳家垄遗址和一把瓢遗址均在距今一万年左右

    D.石龙头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我们黄石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我们就是它的传人

  • 4、小明在阅读某一介绍工业革命的书籍中,看到这样一句话:“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在资本主义世界国家里,呈现了一枝独秀的局面。”请你告诉小明,这里的“一枝独秀”所指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美国

  • 5、综观世界近代历史,凡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革命,二是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A.十月革命

    B.明治维新

    C.1861 年改革

    D.大化改新

  • 6、雅典公民大会对国家事务拥有最高决策和管理权,选举政府官员、决定战和、制定和修改法律、决定财政开支,包揽了一切政事。这体现的原则是

    A.主权在民

    B.轮番而治

    C.法律至上

    D.权力制衡

  • 7、谚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通俗易懂。下列谚语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关系的是

    A.“条条大路通罗马” B.“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C.“罗马非一日建成”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8、美国人民在某镇中心区,树立了一座纪念碑。碑座上是一尊手握步枪,头戴草帽的民兵铜像。碑下刻着一段铭文:“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碑文中的“这儿”是指(     

    A.波士顿

    B.来克星顿

    C.萨拉托加

    D.约克镇

  • 9、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一五计划的实施

  • 10、公元前5世纪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会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如果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

    A.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B.统治残暴,遭到公民的反抗

    C.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D.不民主,强迫公民参加大会

  • 11、二战后,欧洲各国满目疮咦,经济远不如战前水平,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欧洲基本上实现了工业重生。欧洲经济迅速恢复并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西欧工业基础雄厚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 12、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在1831~1841年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这一阶段英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石油污染严重

    B.城市环境恶化

    C.工厂事故频发

    D.医疗技术退步

  • 13、率领北美13个殖民地的大陆军勇敢作战,随后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的人物是(   )

    A.克伦威尔 B.杰斐逊 C.斯密 D.华盛顿

  • 14、下图为罗马的历史发展线索,其中方框中要填写的内容应该是(       

    罗马城兴起——罗马共和国建立——称霸地中海——(       

    (前1000年)     (前509年)     (前2世纪)     (前27年)

    A.罗马帝国建立

    B.罗马帝国鼎盛

    C.罗马帝国分裂

    D.罗马帝国灭亡

  • 1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下图所示的地理环境中人们创造的文明成果是(     

    A.金字塔与太阳历

    B.楔形文字

    C.种姓制度

    D.司母戊鼎与甲骨文

  •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先后宣布建成了(       

    A.政府干预经济制度

    B.“福利国家”

    C.“新经济”

    D.计划经济体制

  • 17、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放眼古今中外,有过很多重要的改革。例如雅典“伯里克利改革”、8世纪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的改革、日本“大化改新”,关于这些改革的共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革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B.改革推动了社会转型

    C.改革都是与土地有关 D.改革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 18、人们经常用发现了新大陆来指雨带惊喜的事。发现新大陆的说法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 19、电影《八佰》讲述了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该片取材于

    A.太原会战

    B.淞护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 20、罗斯福在一次著名演讲中称:“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在此之后,他采取的最重要手段是( )

    A.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B.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

    D.尽力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878年,   收复了新疆,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1894年,   在黄海之战中壮烈牺牲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 22、苏联建立的时间是________年底,苏联解体的时间是________年底。

  • 23、电力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世界进入了“________时代”,美国的发明大王________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

  • 24、《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文学家_______的代表作,其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俄国作家______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 25、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_______”;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______”。

  • 26、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提出了“原子论”。

  • 27、庄园法庭的审判依据:法庭审判依据_________________

  • 28、图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____,它是第____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这次工业革命以____为动力。____国,首先完成此次工业革命。这一时期发明了火车。

  • 29、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有《__________》和《最后的晚餐》。贝多芬的代表作《__________》。

  • 30、1487年,迪亚士在________王室的支持下,带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________(人物)率领船队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

  • 32、英国工业革命开工业文明之先河。

    (1)蒸汽机的改进者是谁?简述蒸汽机广泛应用的重要意义。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什么?

  •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建立法兰克王国——

    (2)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创立伊斯兰教——

    (3)发现“美洲”——

    (4)1793年被以叛国罪送上斯头台的国王——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世界古代史的一些重要改革,对所在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他废除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实行有条件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材料三  大和的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权势极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强大的中央贵族权倾朝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们的国体”“全体人民”分别指的是什么?当时“全体人民”可以参加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伯里克利改革在政治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的这次改革在欧洲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3)面对材料三反映的问题,日本政府是在什么时候如何解决的?该问题的解决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