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在变法措施中,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的是( )
A.募役法
B.方田均税法
C.农田水利法
D.保甲法
2、黄河流域长期是中国的经济重心,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这一过程最终完成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3、王充在《论衡》中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A.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B.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
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
4、下表列出了东汉中期以后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由此造成了东汉后期
皇帝 | 和帝 | 殇帝 | 安帝 | 顺帝 | 冲帝 | 质帝 | 桓帝 | 灵帝 | 少帝 | 献帝 |
即位年龄 | 10 | 1 | 13 | 11 | 2 | 8 | 15 | 12 | 14 | 9 |
寿命(岁) | 27 | 2 | 31 | 30 | 3 | 9 | 36 | 34 | 14 | 54 |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皇帝的寿命比较短
C.社会比较安定
D.“八王之乱”的兴起
5、地方官人选直接影响一方的兴衰。开元年间,重视地方官人选,亲自考核县令的皇帝是 ( )
A.唐中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在一部电视剧里,描写了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在咸阳建立了大量的佛教寺院。对于这一情节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故事是正确的,当时佛教比较昌盛
B.这个故事是错误的,当时佛教没有传入中国
C.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有符合史实的部分
D.这个故事不太真实,秦始皇建立的是道观
7、南宋末年,马堲部将娄铃辖守静江月城,当元兵攻城时,娄“拥一炮燃之,”“声如雷霆震撼,城皆崩”。这表明火药( )
A.已经应用于战争
B.推动更新作战思维
C.让南宋长治久安
D.开始改变作战方式
8、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半岛的历史、地理情况,最好的参考书籍应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西游记》
C.《大唐西域记》
D.《一千零一夜》
9、“殷墟者,殷商之故都也。”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曾赋诗云:“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把都城迁到殷都的国王是
A.大禹
B.商汤
C.盘庚
D.纣王
10、居住在下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属于
A.元谋人
B.河姆渡聚落
C.半坡聚落
D.北京人
11、《陶记》一书中记载南宋时期的景德镇,有300多处瓷窑,所制瓷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这反映出宋朝( )
A.科技的领先进步
B.农业的较快发展
C.手工业技艺高超
D.商业的繁荣兴盛
12、《全球通史》中写道:“东周时期……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材料说明该时期( )
A.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B.社会秩序和平稳定
C.社会转型激烈深刻
D.王室权威不断提升
13、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唐末黄巢起义
C.藩镇割据
D.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14、“王与马,共天下”是对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
A. 西汉 B. 东汉 C. 三国 D. 东晋
15、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法的原因是
A.统治者为了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实现富国强兵法
B.各国的民众都要求变法
C.贵族对变法都大力支持
D.周王室要求各诸侯国推行新法
16、揭示历史奥秘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在探寻中国境内的早期原始人类时,可以用以直接佐证的材料应该是( )
A.相关图片
B.人体化石
C.文献典籍
D.口传史料
17、“烽火戏诸侯”故事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诸侯喜欢赛马
B.诸侯和周幽王一同玩乐
C.诸侯要服从周王调兵
D.盘庚迁殷
18、东晋人称“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是
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 C.《兰亭集序》 D.《齐民要术》
1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斗争,消灭了地主阶级,巩固了政权。这场斗争是(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开国大典
D.一五计划
20、以下食物传入中原之初都以“胡”字命名,它们都来自( )
A.欧洲
B.越南
C.西域
D.西藏
21、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北周末年,外戚____掌握大权,581年,他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____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
22、由于______、_______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_____,相互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________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以“____________”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_____和______也先后北上争霸。
23、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是________。
24、秦朝的国家机构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________。
25、中国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___。
26、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1)农业:①_______,兴修水利;②犁耕施肥,广种_____小麦;③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实行农业______。
(2)手工业:手工艺快速进步。缫丝、织布 、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发展。
(3)商业:商业发展,____繁荣。_____(南京)成为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27、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朝的( )。
28、夏朝后期,商部族逐渐强大,商的首领________联络周围部族,起兵攻伐夏王________夏朝灭亡。
29、______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30、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________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宋应星编写的《________》是一部科技巨著,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1、
事件名称 内容和意义
南昌起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八七会议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湾改编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诊断
古田起义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32、列举贞观时期两位著名宰相。
33、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璨若星河、异彩纷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材料二 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灬…儒家提倡“仁”“德”“礼”,法家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奖励耕战……各学派的思想都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莫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必修三》
材料三 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人们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部编版七上《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言论出自于春秋时期哪位著名的思想家?这位思想家创立的学派和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这一事件的意义。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对哪一学派思想的实践?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出现于汉朝的是什么?两汉时期,提出“治未病”理论的名医和写出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史学家分别是谁?
(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古代思想文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