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于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2、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以上事情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的思想是( )
A.仁
B.因材施教
C.温故而知新
D.兼爱、非攻
3、“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美英等国军队于太平洋接连失利形势下,中国战场取得了这一会战的胜利引起强烈的国际反响,获得英国、美国等国政府和舆论给予积极赞扬和评价。“这一会战”是
A. 台儿庄战役
B. 淞沪会战
C. 保卫大武汉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4、禹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人,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这个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5、每年的清明祭扫,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寄托着海内外华夏儿女的民族情感。正如殿外手植柏历经沧桑不老,亦如人文初祖殿前香火传承不灭。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和蚩尤
B.炎帝和黄帝
C.尧和舜
D.舜和禹
6、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革命组织的革命纲领,下列关于该“革命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A.在孙中山领导下成立
B.其机关刊物是《民报》
C.1905年成立于南京
D.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7、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到战国初年只有十几个诸侯国,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这表明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
A.经济力量不断增强
B.民族交融逐渐加强
C.社会文化高度繁荣
D.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8、“华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黄一脉,共拜神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
A.尧和舜 B.炎帝和黄帝 C.炎帝和蚩尤 D.周文王和周武王
9、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
A.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B.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C.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D.宋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10、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1、以历史图片为素材,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认为这篇历史小论文的题目最恰当的是( )
A.经济繁荣
B.民族融合
C.社会开放
D.盛唐气象
12、一位同学要了解夏朝历史,以下可以作为史料的是( )
A.浙江的良渚古城遗址
B.大禹治水的传说
C.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
D.武王伐纣的故事
13、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4、两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为保证了边境的安宁,汉武帝时期随着西汉国力的增强,改变对匈奴的政策,采取( )
A.和亲政策
B.反击战争
C.逃离迁徙
D.罢黜百家
15、小李清明节到云南大理旅游,看到了大理崇圣寺三塔,唐朝时在云南大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吐蕃 B、南诏 C、回纥 D、回鹘
16、吐蕃人是我国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
A. 维吾尔族
B. 藏族
C. 哈萨克族
D. 白族
17、如图中的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很相似,有许多汉字的笔画,是仿照汉字创造的。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北宋钱币 | 契丹钱币 | 西夏钱币 |
A.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B.礼乐文明的确立
C.汉唐盛世文化的出现
D.民族文化的交融
18、中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道德在整合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我国采用“以德治国”的方略,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文帝景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19、以下关于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汉前期,我国人民已经懂得了基本的造纸方法。
B. 张仲景著有《神农本草经》一书,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C. 华佗制成的全身麻醉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D.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
20、“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
A.善于用人
B.虚心纳谏
C.科举取士
D.勤政爱民
21、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______,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______”。
2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________制度。
23、公元200年,曹操在_____(战役)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_____(战役)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4、辽国和西夏的建立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5、______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26、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请根据提示列举相关内容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这一文字是 。
(2)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
(3)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4)华佗模仿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 ,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27、明朝时北京城的建筑以_____为重点,其中,最为雄伟壮丽的是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28、北京人意义:对于研究_________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的是____________。
(2)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
(3)他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政治主张,他是____________。
(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是____________。
30、山西大同的______和______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31、
I 远古 勾践 迁都到殷
夏 齐桓公 卧薪尝胆
商 启 开始“家天下”
周 武王 牧野之战
齐 炎帝 尊王攘夷
越 盘庚 阪泉大战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了________。
(2)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
(3)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________。
33、以下三幅示意图示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机构不断变革的情况。
请回答:
(1)图A所示中央机构情况完善于哪一朝代?图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2)图B所示中央机构组成情况出现于哪一朝代?该朝代的中央机构有何特点?
(3)图C所示中央机构的变化出现于哪一朝代?军机处的职责或地位怎样?
(4)这三幅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什么趋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