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常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北宋的都城是在(   

    A.洛阳   B.临安 C.东京   D.南京

     

  • 2、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孙中山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

    A盘古

    B女娲

    C黄帝

    D炎帝

     

  • 3、在下图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B. 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C. 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问题

    D. 学生问何谓“仁”,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4、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③甲骨文内容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④甲骨文出土于阳城的废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 5、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 商汤灭夏

    B. 武王伐纣

    C. 平王东迁

    D. 盘庚迁都

  • 6、以下是后人对三国鼎立时期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B. 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者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

    C. 赤壁之战使曹操统一了全国

    D. 官渡之战后孙权统一了北方

  • 7、本纪和列传是《太史公书》的中心,所占篇幅最大,是之前的史书中未有的体例。据材料可知,《太史公书》的创作最能体现司马迁

    A.力求实事求是

    B.修史选材广泛

    C.具有首创精神

    D.述史爱憎分明

  • 8、蔡伦被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修万里长城

    B.改进了造纸术

    C.发明了“麻沸散”

    D.发明了火药

  • 9、武王伐纣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城濮之战      C.牧野之战 D.逐鹿之战

  • 10、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下面是某一学生在学习七年级历史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①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西周建立

    B.夏朝建立

    C.东周建立

    D.商朝建立

  • 11、历史研究的原则是依据真实史料说话,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大量灰烬、烧石和烧骨等遗存,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A.已经会使用火

    B.已经开始过定居生活

    C.已经有了私有财产

    D.已经开始过农耕生活

  • 1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逐步形成的。下列哪一个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B.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13、史书记载西周初年诸侯国有800多个,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到战国初期仅剩十几个。这反映出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逐渐走向统一

    B.诸侯混战频繁

    C.中央集权加强

    D.王室逐渐衰微

  • 14、某同学在网上搜集了一组关于北京人生活的想象图,这组图片的创作依据是(     

    A.历史照片

    B.影视作品

    C.考古发现

    D.文献记载

  • 15、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元朝时期,由我国中央政府首次实施直接行政管辖的地区包括( )

    ①西藏  ②海南  ③台湾  ④新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 16、下面朝代更迭表中①处应该填写的是

    西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东晋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 17、春秋时期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开始使用牛耕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 18、诗句“应为高人爱吴越,故于齐鲁作南风”中“吴越”“齐鲁”的称呼源于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19、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该机构隶属于(     

    A.安西都护府

    B.辽阳行省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

  • 20、修建于北宋中期的福建莆田木兰陂工程,既能抵抗浪潮,又能浇灌农田。这一成就与王安石变法哪一举措相关(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   中华文明五千年,许多重要人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被尊称为“医圣”的是 ______ 。

    (2)为人类文化传播作出贡献最大的是: ______ 。

    (3)被尊称为“书圣”的是: ______ 。

  • 22、请写出秦朝的疆域四至。

  • 23、“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维帛者谓之为纸。谦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敏布、鱼网以为纸。”促成这一变化的人是____

  • 24、选择搭配题(把下列人物对应的成语序号写在括号里)

    A、 退避三舍 刘邦   ( )

    B 、卧薪尝胆 孙膑   ( )

    C 、约法三章 晋文公   ( )

    D、围魏救赵   勾践   ( )

     

  • 25、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是________,建立者是______.

     

  • 26、唐朝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吐蕃关系友好,其中先后嫁入吐蕃的两个唐朝公主是_____________

  • 27、下图是(   )的房屋,图三是 ( 的房屋。图三房屋的主人主要的农作物是 (   )   。

     

  • 28、西晋初年大封同姓诸王,后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导致“( )”,西晋从此衰落。西晋灭亡后,北方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的主要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 )”。

  • 29、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_”。

  • 30、概况: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______、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人物、朝代及相关事物搭配起来

    人物       朝代          相关事物

    ①李世民      a.南宋          A.杯酒释兵权

    ②杨广       b.元朝          B.贞观之治

    ③赵匡胤      c.隋朝          C开凿大运河

    ④文天祥      d.唐朝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关汉卿      e.北宋         E.《窦娥冤》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历史上的残暴统治最终都会被人民所推翻,请填写与各题信息相对应的暴君名称。

    (1)夏朝的最后一个王 在位时,无休止地征发百姓,最终被汤灭掉。

    (2)商朝最后一个王 尽情享乐,施用炮络之刑,镇压人民,最终被周灭掉。

    (3)公元前841年, 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西周开始走向衰落。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学们现在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以后也要像汉武帝那样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汉武帝的有关知识。

    材料一:“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二:下图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从其形制来看,当时以中山靖王刘胜为代表的王国势力已经非常强大,这种情况很不利于中央的统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实现思想上统一,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此措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汉武帝是怎样解决王国问题的?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

    (3)为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和地方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采取了什么行动?

    (5)请简要评价汉武帝。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