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宋的都城是在( )
A.洛阳 B.临安 C.东京 D.南京
2、“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孙中山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
A.盘古
B.女娲
C.黄帝
D.炎帝
3、在下图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B. 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C. 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问题
D. 学生问何谓“仁”,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③甲骨文内容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④甲骨文出土于阳城的废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 商汤灭夏
B. 武王伐纣
C. 平王东迁
D. 盘庚迁都
6、以下是后人对三国鼎立时期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B. 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者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
C. 赤壁之战使曹操统一了全国
D. 官渡之战后孙权统一了北方
7、本纪和列传是《太史公书》的中心,所占篇幅最大,是之前的史书中未有的体例。据材料可知,《太史公书》的创作最能体现司马迁
A.力求实事求是
B.修史选材广泛
C.具有首创精神
D.述史爱憎分明
8、蔡伦被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
A.修万里长城
B.改进了造纸术
C.发明了“麻沸散”
D.发明了火药
9、武王伐纣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城濮之战 C.牧野之战 D.逐鹿之战
10、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下面是某一学生在学习七年级历史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①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西周建立
B.夏朝建立
C.东周建立
D.商朝建立
11、历史研究的原则是依据真实史料说话,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大量灰烬、烧石和烧骨等遗存,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已经会使用火
B.已经开始过定居生活
C.已经有了私有财产
D.已经开始过农耕生活
1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逐步形成的。下列哪一个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B.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3、史书记载西周初年诸侯国有800多个,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到战国初期仅剩十几个。这反映出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逐渐走向统一
B.诸侯混战频繁
C.中央集权加强
D.王室逐渐衰微
14、某同学在网上搜集了一组关于北京人生活的想象图,这组图片的创作依据是( )
A.历史照片
B.影视作品
C.考古发现
D.文献记载
15、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元朝时期,由我国中央政府首次实施直接行政管辖的地区包括( )
①西藏 ②海南 ③台湾 ④新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6、下面朝代更迭表中①处应该填写的是
魏 | 西 晋 | 十六国 | 北魏 | 东魏 | 北齐 | ① | ||
蜀 | 西魏 | 北周 | ||||||
吴 | 东晋 | 宋 | 齐 | 梁 | 陈 |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17、春秋时期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开始使用牛耕 ②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③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18、诗句“应为高人爱吴越,故于齐鲁作南风”中“吴越”“齐鲁”的称呼源于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9、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该机构隶属于( )
A.安西都护府
B.辽阳行省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
20、修建于北宋中期的福建莆田木兰陂工程,既能抵抗浪潮,又能浇灌农田。这一成就与王安石变法哪一举措相关(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
21、 中华文明五千年,许多重要人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被尊称为“医圣”的是 ______ 。
(2)为人类文化传播作出贡献最大的是: ______ 。
(3)被尊称为“书圣”的是: ______ 。
22、请写出秦朝的疆域四至。
23、“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维帛者谓之为纸。谦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敏布、鱼网以为纸。”促成这一变化的人是____。
24、选择搭配题(把下列人物对应的成语序号写在括号里)
A、 退避三舍 刘邦 ( )
B 、卧薪尝胆 孙膑 ( )
C 、约法三章 晋文公 ( )
D、围魏救赵 勾践 ( )
25、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是________,建立者是______.
26、唐朝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吐蕃关系友好,其中先后嫁入吐蕃的两个唐朝公主是______,_______。
27、下图是( )的房屋,图三是 ( )的房屋。图三房屋的主人主要的农作物是 ( ) 。
28、西晋初年大封同姓诸王,后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导致“( )”,西晋从此衰落。西晋灭亡后,北方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的主要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 )”。
29、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_”。
30、概况: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______、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
31、将下列人物、朝代及相关事物搭配起来
人物 朝代 相关事物
①李世民 a.南宋 A.杯酒释兵权
②杨广 b.元朝 B.贞观之治
③赵匡胤 c.隋朝 C开凿大运河
④文天祥 d.唐朝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关汉卿 e.北宋 E.《窦娥冤》
32、历史上的残暴统治最终都会被人民所推翻,请填写与各题信息相对应的暴君名称。
(1)夏朝的最后一个王 在位时,无休止地征发百姓,最终被汤灭掉。
(2)商朝最后一个王 尽情享乐,施用炮络之刑,镇压人民,最终被周灭掉。
(3)公元前841年, 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西周开始走向衰落。
3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学们现在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以后也要像汉武帝那样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汉武帝的有关知识。
材料一:“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二:下图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从其形制来看,当时以中山靖王刘胜为代表的王国势力已经非常强大,这种情况很不利于中央的统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实现思想上统一,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此措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汉武帝是怎样解决王国问题的?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
(3)为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和地方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采取了什么行动?
(5)请简要评价汉武帝。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