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长城路,实难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广为流传,该故事反映的历史背景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之一( )
A.沉重的赋税
B.繁重的徭役
C.严刑酷法
D.繁重的兵役
2、一位历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以下史实能为后一种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①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②建造阿房宫 ③统一度量衡 ④修建骊山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材料主要表明了黄巾起义( )
A.源于西汉朝政腐败
B.取得了最终胜利
C.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
D.遭到了统治者镇压
4、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下列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不搭配的是
A. 纸上谈兵————赵括
B. 退避三舍————晋文公
C. 卧薪尝胆————吴王夫差
D. 问鼎中原————楚庄王
5、唐朝是西汉以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第二个高潮,唐朝与亚非7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使交好。唐代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有(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④对外交通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两汉时期,佛教和道教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 主张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
B. 认为今生忍受苦难,来世能够得到幸福
C. 宣传放弃欲望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
D. 宣传的内容有麻痹人民思想,加强统治的作用
7、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
A.商朝 B.春秋 C.秦朝 D.战国
8、河姆渡聚落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与半坡聚落居民明显不同的一组是( )
A. 用陶器盛食物 B. 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
C. 使用磨制石器 D. 饲养水牛、猪、狗等
9、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环境的巨大破坏,让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习总书记指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下列选项中与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相似的是( )
A.“兼爱”“非攻”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砍伐林木要适时,不可一次砍完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我国古代科学瑰宝的中医药大显身手,为疫情的科学救治与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效果显著的“清肺排毒汤”便源于“医圣” 张仲景的旷世之作。请问这部旷世巨著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
11、有人这样赞扬唐朝的一位大书法家:“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这位大书法家是( )
A.欧阳询
B.颜真卿
C.柳公权
D.吴道子
12、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内迁的少数民族是( )。
A.西戎、鲜卑、羌、羯
B.匈奴、鲜卑、羯、氐、羌
C.羌、鲜卑、羯、胡
D.匈奴、鲜卑、羯、氐、越
13、2018年5月19日,驻印度尼西亚大使肖千参观万隆会议纪念博物馆。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平等互利的原则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和分裂交替。下列几次统--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曹操统一北方②西晋统一北方
③北魏统一北方④前秦统一北方
A.④①③②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15、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结成群体一起生活,这主要是因为( )
A.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近
B.人们的身体素质太差
C.当时生活环境比较恶劣
D.当时的生产工具简陋
16、如果你去北京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还可以参观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遗址?( )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元谋人 D.北京人、半坡聚落
17、下列不属于隋炀帝的暴政表现的是( )
A.为了游玩,营建东都洛阳
B.多次乘龙舟巡游江都
C.率军南下渡江,一举消灭陈朝
D.三征高丽,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
18、我国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与下图反映的成果相关的史实是( )
A.《伤寒杂病论》 B.名医华佗 C.道教的创立 D.佛教影响深远
19、东晋谢安东山再起执掌政权以后,指挥东晋军队将“投鞭断流”的前秦军队打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次战役是指( )
A.马陵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牧野之战
20、商代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灿烂时期。目前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商朝虎耳铜鼎
D.青铜酒樽
21、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其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运。
22、唐朝书画艺术名家辈出,______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23、城市见证历史变迁。
(1)汉代“丝绸之路”的东部起点是________。
(2)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地方是________。
(3)明成祖将明朝的都城从南京迁到________。
(4)戚继光在________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倭寇。
24、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_____的居住权。
25、中国近代化探索分为三个阶段,利用所学知识把三个阶段中的四次变革的名称填写在对应的符号内。
第一阶段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这就是_______运动,这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第二阶段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就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_______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_______;第三阶段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这就是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_______运动。
26、填空题:618年,贵族李渊父子以关中为根据地,起兵反隋,建立了_____,定都_____,最后兼并各割据势力,全国又归于统一,李渊就是_____。
27、文史不分家,名言名句给人启迪,是历史的馈赠。请你结合下列名言名句写出对应的名人。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或轻于鸿毛。”________。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________。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_______。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
(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________。
28、秦始皇下令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这里的“书同文”指_____ (字体);秦朝中央负责监察百官的是_____。
29、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战役名称。
(1)西汉对抗匈奴的高潮战役——
(2)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3)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4)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军——
30、清代史学家赵翼评论当时的某机构说:“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一机构应是____
31、小李同学正在研究唐朝兴亡史,他把唐朝的一些重大事件及其影响进行了归纳,但不小心把顺序搞乱了,请你把正确的答案用连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李渊称帝 唐朝由盛转衰
开元盛世 唐朝统治遭到致命打击
安史之乱 唐朝建立
黄巢起义 唐朝灭亡
后梁建立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32、列举出我国秦汉时期在科技、史学、医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33、中外交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道奇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的海外贸易呈现出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二: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变化的原因两点。
材料三:自1759年起,广州成了唯一的通商口岸,对于夷商的管制更严,勒索更重,夷商的不平更甚。他们除非不与中国贸易,否则唯有听从广州官府及行商的摆布……
——《近代中国史纲》
(3)材料三反映出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对中国有何消极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